鞑靼滨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鞑靼滨藜 Atriplex tatarica L. (北疆广布)

一年生草本,高20-80厘米。茎多分枝,枝斜伸。叶通常具短柄;叶片宽卵形、三角形、三角状卵形,矩圆形至披针形,长2-7厘米,宽1-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楔形,边缘具不整齐缺裂状或浅裂状锯齿,上面无粉,绿色,下面有密粉,灰白色,有时两面均有密粉和薄片状毛丛;雄花花被片5,雌花的2苞片果时菱状卵形至卵形,下部的边缘合生,靠基部的中心部黄白色或红褐色,花果期7-9月。

生于海拔400-1750米的盐生荒漠、盐碱荒地、沼泽地、湖渠边、河岸阶地、砾质荒漠及草原化荒漠等处。

产阿勒泰、布尔津、哈巴河、乌鲁木齐、呼图壁、玛纳斯、石河子、额敏、塔城、托里、克拉玛依、沙湾、奎屯、乌苏、精河、博乐、霍城、伊宁、察布查尔及昭苏等地,北疆地区普遍分布。我国青海、甘肃有分布。高加索、中亚、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土耳其、伊朗、蒙古也分布。

本种分布较广,体态、叶形、雌花苞片的形态及附属物的特征都有较大变异。但本种的主要特征,如:雌花苞片基部中心部黄白色,而缘部绿色,具边缘合生的部位较高;稠密花朵的穗状花序再集于茎和枝的上部形成圆锥花序,花序有薄片状毛丛等,十分稳定而明显。

有的作者根据本种体态、叶形及叶片两面被粉各异,建立了一些变种及变型,此处暂不记述。

为中等牧草,骆驼喜吃、绵羊秋季采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