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味牛杂萝卜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和味牛杂萝卜

广东一道特色小吃

来历和味牛杂萝卜据说是光绪年间一个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厨师发明的。光塔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附近一带曾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民聚居地。出于宗信仰,伊斯兰教教徒都不吃猪肉,故一个回民厨师就想到在光塔寺附近开了一家牛香店。他用牛肠、牛膀、牛肺、萝卜用加了花椒、八角等五种味料的酱汁慢火炆好几个小时,等牛杂炆透了,而萝卜又吸慢了加入牛杂味的酱汁后,再剪开小块,用小竹签串着醮辣椒酱吃,曰为和味牛杂萝卜,入口回味无穷。此味一出,果然吸引附近的回民甚至非回民都来光顾。于是,善食的广州人都纷纷仿效,和味牛杂萝卜一味流传至今了。

种类常见的和味牛杂有三类,

一类是以牛心、牛肾、牛肝于水中白灼入汤的三星汤;

一类是牛羊杂汤,和着酸萝卜一起吃;

还有一类是剪牛杂,先是把牛肠、牛膀、牛肺在加入香料的汤里煮好,用剪刀剪成一节节的,以竹签串在一起,和煲好的萝卜、韭菜一块吃,吃时再放点酱料。

酱料一般蒜蓉辣椒酱、油炸辣椒酱和甜酱三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