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界镇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广东省高州市分界镇分界镇地处高州市东南部,全镇总面积60.6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6万人,是全省268个中心镇之一,是茂名市荔枝主要生产示范基地,是中国金牌龙眼——储良龙眼的故乡。

分界镇
广东市分界镇

该镇全面实施“工业滚动、农业翻动、集镇驱动、商贸促动”四轮齐转的经济发展战略,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2004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2.31亿元,其中工农业总产值8.8亿元,增长了7 9%。“三高”农业稳步发展。全镇有荔枝4.5万亩,储良龙眼1.3万亩年种植北运菜1.5万亩,红烟8000亩,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946元。工业发展呈现好势头。

2004年,实现工业产值5.12亿元。全镇进一步强化“兴工强”思想,确立了“立足优势,多轮驱动,稳步发展”的方针,启“回归、筑巢、领雁”三大工程,力促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协同发展。2004年全镇先后引进外资、民资2000多万元,新办企业4家,形成了皮革制品、农副产品、木材、高岭土加工、铸铁等系列产品。集镇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完成了中心镇的总体规划重新修编和论证工作。新规划的集镇建设控制区为6平方公里,对集镇旧城区进行了改造,集镇街道全面实现了水泥硬底化,街灯、绿化、美化等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建造了占地5500平方米的影剧院和文化活动中心,建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明珠果菜购销市场,建成了日供水量5000立方米的自来水厂,开通了装机容量为6000门的程控电话,农村电话覆盖率100%,广播电视与省、市实现光纤联网。此外还建设集镇排污工程,建成2座自动冲水式公厕,建好一个占地15亩的垃圾处理场,并成立了镇级环卫站,加强了对集镇“脏、乱、差”的整治,从根本上改变了集镇的面貌,大大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进入21世纪,分界镇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到2010年,实现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的转变,集镇建成区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社会总产值达到32亿元。

全镇园区内企业已发展到21家,其中龙安工业小区7家,世华工业小区14家。全镇5家规模外资企业已成为该镇发展乡镇工业的支柱。其中茂名市宏益鳄鱼开发有限公司由加拿大籍华人莫怡炯先生投资兴办,是一间集鳄鱼养殖、制皮、制药、加工、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企业。目前养殖鳄鱼达30000条,该公司完全建成投产后,其所养殖的鳄鱼可高达10万条,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产品年产值可达2.5亿元,可解决800多人就业。而高州市联华食品有限公司则由美籍华人郭严芳先生投资1500万元建造,其主要以生产面制品为主,所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美国,自2006年6月份试产以来,已出口100多货柜(每货柜80万磅),目前已签订了每月17货柜的出口任务,年产值8000万元。另外,高州市世华食品有限公司由美籍华人甄荣畅先生投资1600万元建造,主要生产面包、糕点类食品,其产品专供出口美国市场,已于2006年7月投产,年产值5000万元。还有高州市龙利果业有限公司,其由加拿大籍华人莫建业先生投资3500万元建造,主要生产胡椒、辣椒、沙姜干粉及荔枝、龙眼、菠萝罐头等,年产值4000万元。而茂名市怡华机械铸造有限公司则由新加坡籍华人陈永华先生投资4000万元建造,主要生产机械铸造、电梯配件等,年产值2000万元,可解决就业人口600多人。这5家规模外资企业的加盟,为分界镇工业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

总人口

41458

21824

19634

家庭户户数

10287

家庭户总人口(总)

40497

家庭户男

21199

家庭户女

19298

0-14岁(总)

14723

0-14岁男

8332

0-14岁女

6391

15-64岁(总)

23407

15-64岁男

11929

15-64岁女

11478

65岁及以上(总)

3328

65岁及以上男

1563

65岁及以上女

176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9240

下辖村

[3]

三和村

石牌村

分界村

金田村

金河村

金垌村

罗星村

罗光村

罗金村

2、江苏省泰兴市分界镇分界镇位于泰兴市最东部,是泰兴的东大门,东与南通如皋市搬经镇接壤,南邻珊瑚镇,西依黄桥镇,北连古溪镇、横垛镇。镇域面积为70.88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6.67平方千米、水面2.67平方千米。下辖1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人口6.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58人。素有“银杏之乡”、“蚕桑之乡”、“教育之乡”、 “服装之乡”之美称。

分界镇
泰兴市分界镇

该镇以科技推广与市场对接为先导,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镇大体建成了特禽养殖、特水养殖、奶牛养殖、生猪繁殖、猪副食品加工、银桑栽植、蔬菜栽培及高效农业种植等八大类规模发展基地,形成了“东桑、西经、南禽、北林、中畜”的区域经济布局。全镇5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30多家。

该镇以招商引资、新品开发和市场开拓为抓手,工业化兴镇步伐明显加快。全镇私营工业企业户达400多家,基本形成了服装加工、通讯电缆、铁路 机械、医药机械、药用活性钙、化工、电子等10大类支柱产品。

该镇以机制创新与市场推动为纽带,小城镇建设和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先后开辟了长生商业街、广德商业街、万泰大道、复兴街、中小商业步行街等,路灯、灯箱、绿化相继配套到位,分界宾馆、休闲中心、信用大楼、电信大楼、农技大楼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集镇功能基本完善,集聚效益明显增强。

农业:全镇按照“布局区域化、产业特色化、经营合作化”的要求,积极发展蚕桑、冬枣、订单甜豌豆等高效规模农业,年内种植面积分别达233、80、80公顷。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新组建冬枣、蚕桑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吸纳会员2000多户。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新增农业产业化项目4个,7家市级龙头企业完成产值26700万元,实现利税1450万元。

工业:全镇工业完成产、销、利分别达到7.25亿元、7.06亿元、2510万元。项目开发成效明显,全镇共引进实施项目45个,其中新办私营企业35个,老企业扩产项目10个。新上项目投入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实际利用民资总额1.299亿元,技改投入1.07亿元。开放型经济稳定发展。新引进外资项目1个,协议利用外资50万美元,完成自营出口额850万美元。

建筑疏浚业:实现建筑疏浚施工总产值1.73亿元,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200万元。

集镇建设与服务业: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吸纳民资2200多万元,成功开发建设长生供销社、分界供销社、永丰路、广德街北段商住楼,善博农贸市场、社会福利院、分界卫生院、财政文化大楼等相继建成。开发实施服务业项目20个,新增服务业企业10个,新增服务业个体工商户180户,完成服务业增加值1.84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5+1”实事工程、“三清”工程,改造实施分长路、长高路、长珊路、长横路、繁荣路改建工程和长生大桥新建工程并全面竣工。新建通村水泥路7千米,维修村组砂石路30千米。投入1800万元,实施国土整理三期工程和土地复垦、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等项目,完成水利建设土方120万方,新开挖中沟1条计1千米,整治疏浚中沟4条计14.5千米,整理中低产田800公顷,新建涵、闸、站共350座,新铺设砂石路40千米、节水沟渠60千米,新建桥梁8座,村容田貌进一步改善。

社会事业:全镇新增自来水受益人2000人。100%的农民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优化调整布局,撤并小学教学点1个、幼儿教学点4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积极推行农民健身工程,全镇18个村(居)都建起篮球场、乒乓球室等健身活动场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零增长,计划生育率达99%以上,顺利通过省“十五”创建验收。

3、广东省罗定市分界镇乡镇概况

分界镇位于罗定市西南部,东经1112°20′,北纬22°25′,距罗城52公里,南边信宜市,东西北面分别与罗镜、 都门、扶合、新榕为邻。全镇总面积97.6平方公里,辖三和、石牌、分界、金河、金田、金

分界镇

垌、罗星、罗光、罗金9个村民居委员会和分界居委会。全镇总人口29175人,其中劳动力18000人。

自然资源

该镇大部分属云开大山山地,与信宜市交界处有全市最高的山峰龙须顶,海拔1372米;罗定江三级支流分界水穿越镇压境,在南部形成狭长的冲积小平原。该镇蕴藏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可利用水资源发电量可达9000千瓦,矿产资源主要有:铅、铜、锌、铁、锰、石英砂等,尤其是石英砂、铜铅锌矿,蕴藏量分别达6000万吨、700万吨。

历史沿革

该镇在晋末至南朝为龙乡县地,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至万历五年(1576年)归泷水县管辖,明万历五年至清末隶罗定州二都,民国期间属罗定县第三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罗定县第一区,1958年公社后,初属罗镜公社,1961年6月从罗镜公社分出设分界公社,1983年8月撤销分界公社后设立分界区,1986年11月撤区建立分界镇。

教育事业

该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现有初级中学1间,完全小学10间,初小2间,教学点1个,在校中小学生5030人,教职员工23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3人,中师学历85人。2003年中学入学率达99.1%,小学入学率为99.7%,升学率为99.5%,至2002年底,全镇中小学已全部实现楼房化。

基础设施

该镇省道恩贵线贯穿镇境,每天有前往广州、深圳等客车8班次,前往罗定城区客车,从早上6时至下午5时每隔15分钟发车一班。2001年,配合市开通环市路罗金至都门双德村路段。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划,2004年下半年将会改造为9米宽的路面,改造后将后大大改善交通条件。

该镇水利建设,有蓄水工程和引水工程两项,其中蓄水工程有7宗,蓄水10万立方以上的小二型水库1个,大小山塘6个;引水工程20宗,全部用作水田灌溉,其中硬壳陂8座。

该镇是农业大镇,拥有林地11万亩,耕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水旱田0.66万亩。主要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荞头、生姜、肉桂、水果等,其中小麦、玉米、荞头、生姜尤为突出,是该镇的农业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小麦3000亩,玉米7000亩,荞头3000亩,生姜3500亩。特别是冬种小麦,每年冬天,群众都保留种冬种传统小麦的习惯,是全市乡镇中极小数有规模的种植。分界小麦优质,有很多外地商家都前来采购,分界小麦已成为该镇最具特色的农业产品。近年来,还不断发展高坡山地优势,引进资金种值毛竹、高脂松与速生按树等,至今,已在金田三岔坑种植毛竹2000亩,在罗金、罗光山地成片种——植高脂松7000亩,在金垌村种植速生按树200亩。该镇还做好了林地迹地更新,在规划地对疏林进行改造,并向省提出了申请,正争取列入省的治理项目,使到该镇的林种结构得到更好的调整。

该镇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大做水文章,积极外出招商引资,大力引资兴建小水电站。2003年。经过努力,该镇共落实小水电站建设项目三个,其中由外地客商投资250万元兴建的圩背电站已于2003年7月份正式动工兴建,可望在年内正式投产。今年4月又引来外地客商投资250万元兴建金垌水电站,正在项目报批中,可望在近期动工。已引资建成7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5000千瓦,且并网发电,发挥了经济效益。通过测设还有5处地方可建小水电站。小水电站已成为该镇经济发展的亮点。

经济发展

该镇拥有工业企业133家,其中国有2家,集体6家,个体125家。2003年工业产值2.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5%。该镇充分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该镇罗达石英粉厂购置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大力开采石英砂并进行深加工,提高石英砂的品位,可日产优质石英粉达50吨,年产量达1。2万吨,总产值达144万元。分界恒美玻璃玛赛克厂是该镇龙头企业,利用本地优质石英砂资源,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生产高级玻璃玛赛克系列产品,年产量达50万平方米,远销全国10多个省市以及港澳、东南亚各地。

2007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GDP)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11.2%,工农业总产值达4.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农业总产值达9858万元,同比增长10.4%;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达到428.1608万元,比上年增长5.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1元,比上年增长14.5%。

领导机构

2009年镇委、镇府各种领导小组机构

(一)分界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

组 长:梁天松

副组长:李鸿标 李建业

成 员:梁达海 唐钢 欧天飞 李国伟

李铁新 张钦 欧日

(二)分界镇政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

组 长:李建业

副组长:欧天飞 李国伟

成 员:梁达海 唐钢 李铁新 张钦 欧日

(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梁天松(镇委书记、人大主席)

副组长:李鸿标(镇委副书记、镇长)

李建业(镇委副书记)

欧天飞(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成 员:梁达海(党委委员、副镇长)

李国伟(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

欧 日(党委委员、组织委员)

张 钦(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

何东华(司法所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欧天飞兼任办公室主任,张钦兼任副主任。

(四)廉政监督小组

张洪科 (正科级干部) 张家福(石牌村支部书记)

曹 芳(罗定市人大代表) 张关胜(退休干部)

(五)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梁天松

副组长:李鸿标 李建业

成 员:欧 日 张 钦 梁锦阳

(六)财务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李鸿标

副组长:李建业

成 员:梁达海 唐钢 李国伟

(七)镇财务审计小组

组 长:李建业

副组长:欧天飞

成 员:李国伟 张钦 欧日

(八)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导机构

组 长:梁天松

副组长:李鸿标 李建业

成 员:梁达海 唐钢 欧天飞 张钦[5]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1])

总人口

20624

10691

9933

家庭户户数

5395

家庭户总人口(总)

20122

家庭户男

10271

家庭户女

9851

0-14岁(总)

7970

0-14岁男

4385

0-14岁女

3585

15-64岁(总)

11104

15-64岁男

5592

15-64岁女

5512

65岁及以上(总)

1550

65岁及以上男

714

65岁及以上女

836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20194

下辖村

[4]

分界村

大塘村

东方村

学福村

南山村

新坡村

谢宵村

松木山村

丰林村

储良村

飞马村

世华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