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石失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元代丝织的丝织品中以织金最有名,称之为“纳金石”,也叫“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是一种用金线显示花纹从而形成具有金碧辉煌效果的织锦。这种织物战国时已出现,在元代得到空前的发展。织金锦的织造技术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尤其是对明清流行的缎织物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金的丝织物。又称“织金锦”。一般指以片金线或圆金线为纹纬的织金锦或织金缎以及绣金锡缎。元代前后借指中国镇海等地汉族与回鹘族织工生产的同尖产品。中国古代丝织物加金大约始于战国,汉代以后进一步发展,唐宋时期织金技术已臻成熟。但织金锦的真正流行,要到女真族统治中国北部后才开始,到元代则达到极盛。元代立国后,着手建立织造局,有的织造局专门生产纳石失,以满足宫廷和诸王、百官的需要。元代的一名将领还曾将新疆的300多户织金绮工人,迁移到弘州(今河北省阳原县一带)建立织局织造纳石失。唐宋丝织物以色彩综合为主的艺术风格,至此一变为用金银线来作主体表现。“纳石失”可能是波斯语讹译而来,也有写作“纳失失”、“纳失思”、“纳克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