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一妻制
名称定义一夫一妻制(monogamy)亦称“单偶婚”、“个体婚”。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与之相对是polygamist (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特点由对偶婚发展而来。它是在父系氏族社会中产生的,建立这种婚姻的目的在于确保所生的子女出自一个父亲,以继承家庭的财产。在远古的时代,一夫一妻制比较固定,不过丈夫可以解除婚姻关系,而妻子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龙山文化就出现了一夫一妻的合葬墓。
到了后来,主要是封建礼制完善之后,一夫一妻制写进了律法。《唐律疏议·户婚》明确记载,“一夫一妇,不刊之制。”
对于后世讲的一夫多妻,可能是将妻、妾混淆了。在古代,妾是不能和妻相提并论的。“妻者,齐也,秦晋为匹。妾通买卖,等数相悬。”所以,我们自古以来,实行的都是一夫一妻制。当然,在古代,是一夫一妻多妾制(这里的妾包括了滕、婢等)。
来源从对偶婚发展而来,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父权制代替母权制,世系与财产继承开始父系计算而形成。它的确立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并适应于整个文明时代。确立这种婚姻形式,主要由于私有制的发展,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里,男子掌握经济大权,女子处于从属地位。父亲的财产只能由出自父亲的子女继承,因此作为妻子必须严格保持贞操和对丈夫绝对服从。这种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不是对男子而言的。在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女子受男子统治,女子只能嫁给一个丈夫,而男子特别是剥削阶级的男子则可以实行重婚、纳妾的一夫多妻制。
为什么实行一夫一妻当今的社会是一夫一妻制社会,而不是过去的多妻制,在过去能够拥有多妻的群体------社会的上层阶级主动放弃拥有多妻的权利,即使一个社会优势群体的成员对不是自己妻子的女人产生兴趣,他也不会和这个女人发生关系,因为这样可以使社会稳定,在稳定的社会下社会更发达,每个人将比以前生活得更好,最好的例子就是封建社会的人平均寿命35岁,现在是75岁,一夫一妻的制度是重要的贡献之一.
一夫一妻从来不是人类的本能与黑猩猩一样,人类的祖先不会和异性伴侣厮守终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演化史中,一夫一妻制度也从来不是主流。男人们为了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做出了牺牲,彼此约定每人只能拥有一位妻子,但这也不能保证婚姻的纯洁。
相爱——为了白头偕老?
人们为什么受情欲支配并因此常常为爱痴狂?进化论学者、神经学家和遗传学专家正努力解答这些自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以来就一直困扰着人类的问题。通过对遗传物质、大脑和血液的分析研究,他们逐渐揭开了爱和性神秘的面纱。在人体内的遗传物质的作用下,人们产生了爱。繁殖后代的欲望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举止。人类的目的只有一个:改进下一代的基因。
科学家们也思考过传统的婚姻问题:人们相爱真的只是为了与伴侣白头偕老吗?日益增加的离婚率是否反倒表明了人类的本性呢?
德国总理施罗德和外长菲舍尔在这方面堪称典型。施罗德至今已经结婚四次了,而菲舍尔则即将同他的第五任妻子步入婚姻的殿堂。按照个别人文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理解,这两人正“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当今许多前卫的人文学者都认为一夫一妻制是人类原始的同居方式。如今,妇女们更加频繁地更换伴侣,因为她们在经济上已不再依附于人了。一对伴侣其实只愿意生活到共同的孩子出世为止
男性追求数量 女性追求质量
行为学家们认为,杂交也是人类的本性,但人类同猴子有着本质的区别。人类可以厮守一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女性需要一位可靠的伴侣来协助她们养育后代。心理学家认为,人类优于其它物种的原因,不在于人类能够直立行走、或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于他们懂得对后代“投资”。这也使得人一离开母亲肚子的时候,就拥有了发达的大脑。
学者们曾经对6个大洲上分属于37种不同文化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妇女们并非在寻觅最帅最酷的男性,她们需要的是强壮、有作为而且给人良好感觉的伴侣。
性行为对男人而言不存在太多的付出,然而对妇女而言,则意味着沉重的九个月的孕期。九个月后,负担并未就此终结。妇女们还要承担养育孩子的重任,因此她们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帮助,一位能干的男性对母亲和孩子而言都至关重要的。
但这时妇女们又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男人们通常都很花心。一夜情似乎成了男性的一个保留节目。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次有趣的实验。他们让一位漂亮性感的女子在大学校园里向男人们发出诱人的邀请:“你愿意今晚去我那里同我做爱吗?”75%的男性当即表示愿意;另外25%的人虽然有些犹豫,但却希望能换个合适的时间再聚。
同样的实验换到女性身上,结果就大大不同。只有6%的女性愿意跟随酷男去他的住处,但对于做爱,她们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实验揭示出男女在繁殖后代问题上的分歧:男性追求数量,而女性讲求质量。
荷尔蒙和恋爱
是什么力量促使男男女女下决心长相厮守、共同养育后代呢?生物学家认为,这是荷尔蒙的力量。人们的性爱行为正是受到荷尔蒙的作用。人体内的睾丸酮和肾上腺素使各组织运转加快,让人产生“性”趣。这时,人们便开始谈情说爱。
性爱时人体内产生的一系列生物和化学变化很容易让人失去理智。恋爱时人血液中的复合胺含量明显减少,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患上强迫性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身上,难怪常言道:恋爱最疯狂!
恋爱时人体内的睾丸酮含量也发生了变化。一般情况下,男性血液中的睾丸酮含量要比女性多。一旦坠入了爱河以后,男性的睾丸酮含量骤减而女性的则明显增加,因此,男性在一定程度上女性化,而女性则男性化。这时的男人表现得友好并善解人意,而女人则容易冲动。这样,男女之间的差别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弥补,这更有利于双方建立一种持久的关系。爱的力量可以持续数月乃至几十年。人类学家猜测,荷尔蒙的作用让男女厮守,一直到共同的孩子出世。
女性的“基因交易”
那么这之后呢?在第一个孩子降生后,激情逐渐平息下来,感情危机也出现了。
人体内有一些特殊的荷尔蒙,如脑下垂体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等,这些激素帮助人“忠贞不渝”。
一些人天真地认为,人类像天鹅一样,很容易白头偕老。但事实证明,我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本性。
生物学家将男性的侵略性视作不忠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在动物中很普遍,雄性总是为了争夺雌性而争斗。结果是,雄性努力地将更多雌性占为己有,并采取种种预防措施来排斥其他雄性的染指。这种行为也可以称作嫉妒。按科学家的解释,人类女性的孕期不定,而且她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交配对象,这就让男人产生了莫名的恐怖:他无法确定妻子生下的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骨肉。
据说在欧洲和美国,10%的孩子是偷情的产物。这样,男人对孩子和家庭的投入也就没有了保证。男人一旦将对女人的控制放松,他辛苦的付出可能就浪费在别人的孩子身上。然而这对妇女而言却是有益的,她可以为自己的孩子选择最优秀的基因。她可能同一个忠实可靠的“气管炎”生活在一起,却同野汉生下孩子。科学家们将这种行为称作“基因交易”。自古以来,妇女们就通过这种交易来获取优良的基因。
尽管男女都可能滥性,但情况却不同。男人试图让自己的基因被尽可能多的女性接收,而女人则是一方面要找一个可靠的伴侣来共同抚养孩子,另一方面却通过与其他人做爱来获取优良的基因。
一夫一妻制从来不是主流
上世纪40年代,人文学者乔治·马尔多奇曾对23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类型进行了考证。在它们中只有43个接受了一夫一妻制,大部分社会盛行着一夫多妻制。
在北美的印第安文明、南美的印加文明、亚洲和非洲的土著文明中,社会普遍接受一
夫多妻制。当然,妻室的大小是有限制的,比如古兰经里就明确规定穆斯林最多只能拥有四个妻子。在西非的阿斯汗提,国王可以拥有3333个妻子。在印加,家室的大小严格按照男人的权利和财富来界定,印加村寨中最年长者可以拥有7个妻子;一般的诸侯能拥有15个妻子;国王则拥有后宫上千佳丽;王侯有权“让自己的神庙中充满女人”,而贫穷者只能“挑剩下的”。这种制度在生物史上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妇女能将自己的基因同最成功最显赫的男人基因相结合。
一夫多妻制相当普遍,但其相反的模式——一妻多夫制就极为少见了。巴西某地的婚配方式十分灵活: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并存。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男人可以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女人结婚。
事实上,即使是那些一夫一妻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大多数在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像西方那样有着规范的一夫一妻制。在印度的一些地区,通奸被视作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果一个男人不能容忍他的妻子同别人勾搭,反倒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在玻利维亚东部某地,尽管当地居民也有着固定的婚配关系,但男人可以同妻子的妹妹或自己的嫂子睡觉;女人同样适用于这套规则,她们可以同丈夫的兄弟或自己姐妹的男人上床。
男人之间的妥协
一夫一妻制并非自然形成的。我们,无论男女,我们的天性是不受任何限制的。那为什么一夫一妻制会最终成为西方社会的主导体系呢?一夫一妻制是文化的产物,它因宗教而生,旨在维护社会稳定。如果少数男人掌握了大量女人而其他男人不得不瓜分剩下的,那会是怎样的状况?还有就是如果和其他男性分享自己的伴侣,男人们会怎么想呢?很简单,这将引发愤怒、争斗、不安全感甚至是屠杀。
在许多科学家看来,一夫一妻制是男人间达成的一项协议。他们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利益和防止因为女人而彼此争斗带来损失。这一协议要求社会上所有男人或多或少地享有平等的权利,好让最无能的家伙也有理由讨个老婆。
一夫一妻制是男人间平等的产物。即使是权贵们也要遵守这一规则。他们放弃了一夫多妻制来换取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对男性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妥协和牺牲。
妇女们则不能对此说“不”。因为她们在经济上依附于男性,因此婚姻对她们而言,意味着一生的生活保障。长期以来,在西方文明里,妇女一直被视作男性的财产。她们的首要任务是生育小孩以延续家族的香火。在古罗马,法官们在遗产案件的审理中根据婚配情况来判定死者后人是否有继承权。日耳曼人则将婚姻视作两个族群间的协约,婚姻同其他法律协定没有质的区别。男人只要支付一定金额,就能娶到一位女子,而她便成为了他的财产。对于妇女而言,她们因婚姻获得了家庭地位、法律保障以及稳定的社会地位。
离婚不再值得抱怨
几百年来,妇女们为了获得生存资料和安全保障而守节。21世纪初,这种状况发生了改观。妇女们不再完全依附于男人们的“救济”,她们自己也能工作。古老的“性协定”失效了,在教堂里许诺的“至死不分离”便成了空话。今天,许多夫妇在新婚后没几年就劳燕分飞。
如今,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正在发生着变化。孩子们已经开始习惯于监护人的不断变化。许多社会学家已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的概念:“家庭,只要有生活在一起至少两个人认为它是,那么它就是了。”
性学家施密特对这些现象一直持批评态度。他解释说,性文化应经历了够多的变革,如今的人们已“不堪重负”。对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他们遵循着恋爱和婚姻的规则;而70年代的人则将第一次性爱的年龄往前推了约四年;80年代出生的人则已因为“纵欲过度”而心力交瘁了。
施密特也不否认,如今的婚姻正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一些社会学家将其视作“革命”:人们同居的唯一理由是彼此之间有感觉。人们因为彼此受益而生活在一起,一些人也从中体会到了肉欲的快感。总之,性、婚姻和家庭正如一种资源一样,要被人们充分利用。
然而,一旦共处的感觉不再,分手就成了最佳的选择。但几十年来,很少有人再为此抱怨,人们已经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一旦对婚姻生活感到没有希望,人们就会去寻找一些合适的理由来了断。
然而,在汉堡大学新近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中,在30岁以上的受访这中,有83%以上表达了他们希望同伴侣相伴终生的心声。看来,美满持久的婚姻终究是人们所期望的,尽管这只是人们内心中一种美好而又虚幻的愿望。
十大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王国对人类文化来说,一夫一妻制很普遍,但在广大的动物王国里却很稀少。大约5000种哺乳动物中,只有3-5%的动物物种夫妻会白头偕老一生。这些动物包括海狸、水獭、狼、一些蝙蝠和狐狸,还有几种有蹄动物。即使白头偕老的动物,它们有时也会越轨。像狐狸,如果它们的老伴死亡或不再有性能力时,它们会偶尔花点时间找新伴侣。
科学家研究动物最新发现,动物有三种类型的一夫一妻制:性生活一夫一妻制是一次只与一个配偶发生性关系;社交一夫一妻制是当动物组成夫妻并抚育后代的同时,还会有一时的纵情欢乐,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找第三者;遗传基因一夫一妻制是在基因测试时,一位妈妈的孩子们都是同一位父亲的。
对人类来说,社交与性生活一夫一妻制通常是共同的,但动物不是如此。比如,大约90%的鸟是社交一夫一妻制,共同生活和培育后代,但许多鸟频繁地与其它异性交配。一项著名的实验发现,雌黑鸟与无生育能力的雄性配对后居然还能孵出小鸟。
科学家正在揭开动物忠实于配偶的行为的一些线索,但动物一夫一妻制为何如此稀少的原因还不清楚。最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如果夫妻一同抚育孩子,孩子就能活得更好。这有助于解释为何人类要实行一夫一妻制。虽然动物王国的一夫一妻制很稀少,但并不令人讨厌。生活科学网归纳了十大经典的一夫一妻制动物王国。
"一夫一妻制"使动物更容易灭绝一夫一妻制,看起来是那么合乎情理,罗曼蒂克。但是研究表明,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这可能是一种致命的生活方式。
科学家在加纳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着实让人大跌眼镜:坚持“一夫一妻制”的动物们面临着更高的灭绝危险。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动物保护专家贾斯丁·布拉舍尔,在最近出版的《保护生物学》杂志中发表论文指出,“为了逃避灭绝的厄运,动物们可能要以放下‘矜持’为代价了”。这也许意味着,在动物王国中本来就已经很少见的单配偶特性即将要消失了。
科学家们在加纳热带大草原上设立了6个野生动物保护区,30多年来,他们一直详细记录着这些区域内的动物种类和数量。数据显示,在这段时间,因为人类的捕杀和生存环境的恶化,有78种动物在这里灭绝。
布拉舍尔对这些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他发现大部分灭绝的动物至少有两个共同特征:它们的种群非常独立,而且雄性动物只有一个或者很少的几个配偶。
小羚羊,就是在这些区域内灭绝的动物中的一种,在这几块保护区建成之后的10年内,它们就消失了。同样惨遭厄运的还有疣猴。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动物都是坚持单配偶婚配行为的哺乳动物。
然而,生活在同一片天地的非洲水牛,却是茁壮成长。这不得不让人们联想到平均一头水牛拥有15个“妻妾”这一事实。同样高度“一夫多妻制”的非洲绿猴和狒狒,也是家族兴旺。
“我们一直认为体形大的动物面临灭绝危险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布拉舍尔说,“但是大象和水牛的表现却出乎我们的意料。”
单配偶已经是动物界中非常罕有的特性了。在4000多种哺乳动物中,只有不到3%的种族坚持着自己的“一夫一妻制”的婚配行为,而这份短短的名单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小羚羊、疣猴。
尽管有很多科学家拒绝将人类的行为和动物进行对比,但最近的调查也表明,人类似乎也对“一夫一妻”的意志产生了动摇。
在美国,约有40%的男性和30%的女性承认有过婚外性行为;《一夫一妻的神话》一书的作者大卫·巴拉什和朱迪思·伊夫·利普顿更是直接指出,在全球范围内,80%的人类社会存在着实际意义上的“一夫多妻”行为。
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巴拉什也说:“人类骨子里就流着温和派一夫多妻制的血。”
科学家们最近还发现,即便是鸟类,这个此前被人们认为是最纯粹的单配偶物种,“红杏出墙”者的数量也颇为可观。
“我们用生化技术对鸟类进行了抽样的‘亲子鉴定’,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乔治梅森大学的生物学教授大卫维斯尼特说。“在这种单配偶的物种中,有的时候竟然有10%至55%的小鸟不是它们的父亲所生的。”
单配偶取向在动物们走向不归路上究竟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呢?专家们莫衷一是。
布拉舍尔认为,一般情况下猎人捕杀到的雄性动物要比雌性动物多,这可能导致了单配偶物种中雄性动物的短缺,从而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数量。
此外,“一夫多妻”的动物往往有着比较大的家族,所以猎人们没有多少机会对它们下手。而“一夫一妻”的动物恰恰相反,它们经常居住比较分散,行动也要独立些,因此更容易成为狩猎者的目标。
然而,也有科学家认为动物的存亡和它们的婚配行为并没有多大的关系。维斯尼特教授就指出,单配偶动物往往都生活在食物比较缺乏的地方,而且,它们的后代都比较“娇贵”,需要父母更多的关爱才能长大,或许这才是它们走向灭绝的原因。
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论也许还将持续,但是这项研究结果还是给动物保护者们指出了一条路。正如布拉舍尔所说,人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观测到底是哪种动物濒临灭绝,因此现在可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那些单配偶的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