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套现
银联标识

利用不同市场中同一种产品或是接近等同的产品价格之间的细微差别获利。 比如说,你可能在某地不能无故提出大额现金,就将款项先转入其它户头,再提出现金;或就是变现;或用信用卡,这就是套现。 套现后保证本金和一定,就是套现保值,他是套现的比较完美的结果, 为达到套现保值的目标,最好的办法就是有选择的选择套现产品。比如部分股票、黄金、期货甚至基金等等,都可以作为套现对象,达到保值目标。

信用卡空卡套现

空卡套现其实也是一种使用信用卡套取现金的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一下信用卡空卡套现。

常规的信用卡套现是指持卡人通过很多套现公司或其他机构将您的信用卡本身的信用卡额度内的金额全额刷卡刷出来,然后刷卡方当即给你现金,这种方法套现需要收取1.5-3%不等的手续费。

而空卡套现则是在您的信用卡信用额度用完的情况下从信用卡中套取现金,套取的金额可以是您的信用额度的数倍。这种套现完成起来相对比较困难,而且目前只有少数银行的信用卡可以空卡套现,而且手续费用也比较高,最高的达到25%,低的也有15%左右。通常是套现中介带你去苏宁电器或国美等一些商家购买电器,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刷卡买单。然后中介给你现金并收取手续费,至于买出来的商品,中介又会通过某些手段退回给商场。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信用卡套现都是银行严格禁止的。一旦被银行发现可能会导致您的信用卡冻结,甚至影响您的个人信用记录,所以在实施套现之前务必慎重考虑。

套现是否违法?

拿虚假消费来说,提现的行为本身不违法。因为像任何消费一样,银行从中赚取了手续费,商户也要支付营业税,只不过是持卡人从此免去了50天的万分之五的利息。如果套现之后,不及时还款,或者借用别人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恶意刷卡消费和套现,这就触犯了法律了。

套现与银行柜台或ATM上取现有什么差别?

在银行柜台或ATM机上取现,一般需要给银行3%的手续费,另外每天要支付银行万分之五的利息,取现额度一般也只是信用卡可透支额度的30%-50%,所以这个对于急需资金的准套现者来说是很有限制的。

套现,也属于消费,只是刷卡消费后,不是拿商品,而是商户给你同等金额的现金,套现是有免利息的时间的,一般是20-56天不等,同时可以全额度或翻倍额度套现。

信用卡有以下常见的信用卡套现方法:

一:用信用卡为朋友的消费埋单来免费套现

朋友在用现金消费的时候,用自己的信用卡替朋友刷卡“套现”并及时还款,银行的收益只是从商户收取1%至2%的结算手续费,持卡人没有任何费用支出。

二:利用信用卡购买基金轻松套现

买卖货币市场基金一般都免收手续费,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都为0,此方法即利用信用卡和货币市场基金的特点,不但可以免费套现,而且可以赚货币市场基金2.3%左右的年收益。

三: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淘宝、拍拍等在线免费套现

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网站无比便利的消费、提现的特性,通过充值提现(此方法慎用),虚假购物消费后再提现的方法进行免费套现,此过程均免收一切手续费,这也得益于电子商务网站的激烈竞争带给我们消费者的极大好处。

四:刷卡购机票来免费套现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或者南方航空公司的头等舱,规定头等舱只要是在起飞前24小时退票,要全额现金退票,但不包含误机状态下改签过的头等舱机票。于是也就有人动起了两家航空公司的歪念头,在上述两家航空公司在当地的自建营业厅刷卡购票并出票,然后按照退票流程来操作即可轻松实现免费套现的愿望。

五:在中国移动刷卡购买大额充值卡来免费套现

中国移动目前可以在营业厅刷卡购买充值卡,甚至通过现在的绿色营业厅通过手机短信绑定信用卡和手机卡号后即可划账给手机号码,以此先用信用卡为手机号码充值,然后带上身份证和手机卡去中国移动营业厅销号、退款即可。放心,中移动柜台的现金比你信用卡的额度可是多的多的。

信用卡套现行为的分类

一是持卡人的个人行为,持卡人玩弄“他人消费刷自己的卡”的把戏,把别人购物的账刷进自己卡内以增加积分的方式,同时购物者再返还持卡人现金,这样对持卡人来说真可谓一举两得。因为许多银行在发行信用卡的同时都推出了增值服务,开展消费积分换礼品等活动,以刺激民众办卡和消费的热情。

二是持卡人与商家或某些“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合作,持卡人通过付给商家手续费来获取套现。一般是利用商家的POS机进行虚假交易,将信用卡上的金额划走,商家或“贷款公司”、“中介公司”则当场付现(付给持卡人现金),持卡人付给商家的手续费又低于银行。

三是持卡人利用一些网站或公司的服务而取得套现,如,借助“支付宝”或中国移动的“网上购买充值卡”的服务进行套现。

总结:银行卡套现正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银监会发布关于信用卡套现活跃风险提示通知一个月后,信用卡套现依旧疯狂。走在街头,信用卡套现的宣传已经突破了过往的“牛皮癣”广告,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某些书报摊上。幸运地是,昨日,在“中国金融论坛:推进银行卡产业科学发展”上了解到,信用卡套现以及其他银行卡犯罪行为的界定很快将有法可依。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