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
遗忘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遗忘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一个事件会否被遗忘,跟与其联系之事件的数目、它所唤起情感和时间,还有和身体状态有关。但普遍认为,相对于记忆是主动,遗忘是被动的。就是说,人能够主动选择记住某件事,而不能选择去忘记某件事。为了避免将重要的信息被遗忘,人们通常的做法是:复习。
1、经历的事物不再存留在记忆中;不记得:我们决不会忘记,今天的胜利是经过艰苦的斗争得来的。
2、应该做的或原来准备做的事情因为疏忽而没有做;没有记住:忘记带笔记本。
遗忘的生理学机制根据目前大脑研究对解释记忆的生理基础所提出的理论,人在记忆的时候,神经元之间建立新的特异的突触联系。当人要记忆多件事物的时候,这些单个的突触联系就会成为“网络”。网络带来的好处是,当信息需要被读取的时候,过程的切入点并不一定要是该信息本身,还可以是该网络上的其它节点。再遵循这个切入节点与所需信息的节点之间的连接(该过程被称为联想),大脑就可以同样得到需要的记忆信息,并且将它装载到“内存”中。这也解释了某单一的事件与其他事件建立的联系越多,就越不容易被遗忘。相反,孤立的单个事件容易被遗忘。
遗忘从此有两种:第一种是记忆突触联系的消失。第二种则是记忆突触暂时失活。两者的结果都是一样,就是大脑读取该信息的尝试失败。但第二种解释更能说明,为什么人对“有印象”的事物,能更快的再次去接受或是再记忆。这也是预习被提倡的原因。而复习,则是大脑不断重复读取某信息,一方面重新激活那些失活了的记忆突触,另一方面则可以建立更多节点与该信息相连接,以达到下一次更快读取该信息的目的。
遗忘与时间的关系遗忘的速度跟记忆的时间有关。这方面有一个有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这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885年出版的《关于记忆》一书中提到的。认为遗忘的速度在记忆紧接着的过后最快,然后慢慢放缓,直到遗忘的停止。但此时记忆的内容不到原先的30%。也是因为这个发现,所以有人提出学习的“四次复习法”。
遗忘与情感的关系遗忘是有选择性的。根据所谓的Peters原则,人们所忘记的事情与情感因素有关。人会很快忘记漠不关心的事,相反,那些能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事情则难以被忘怀。能引起正面情绪(愉快)的事情会较长久被保留,而引起负面情绪的(不愉快)事情则不然。往日的时光因此多是美好的时光,因为这种选择性会将负面以及一般的事情剔除,而保留正面的内容。
不同的理论都有基本相同的共识,就是遗忘是信息处理的一个重要功能。遗忘是记忆内容的整理,使其系统化结构化。通过这个过程,重要的信息会以简明的、容易读取的方式贮存。R. Dreistadt从这种认识出发,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灵光一闪”的现象。
有一种名叫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简称PTSD。又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疾病。病人会不断的读取以前不愉快甚至是可怕的回忆。这种心理疾患见于美国的越战老兵。被认为可能是遗忘的过程出现障碍所致。
失恋后,我们总爱问:
“我怎样可以忘记他?我很想忘记他,但我就是没法忘记他。”
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
为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去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让你忘记他。
现在,我请你干万别想着一头粉红色的大笨象。
请问,你想到的是什么?
你立刻就想到一头粉红色的大笨象了。
你愈努力想去忘记,你愈是无法忘记。
仍然爱着他,忘不了他,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必觉得惭愧。
有些人明明忘不了,却自欺欺人说:
“我已经忘了他。”
然而,只要别人一提起他,她就无法控制自己。
有一天,你会忘记他的。
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有一天,你从浴室洗了一个澡出来,扭开唱机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你忽尔想起,你曾经爱过一个人,啊,原来你爱过这个人,那仿佛是很遥远的事,你已经一点感觉也没有了。这就是忘记。
有一天,别人提起某某,你才猛然想起,你曾经爱过这个人,现在已经不记得了。这就是忘记。
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
遗忘与身体状态与上述的遗忘不同,在医学上有各种病态的遗忘,即痴呆。有名的例子是阿兹海默病。这种疾病会慢性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恶化。若是由于事故和意外导致,例如休克或脑震荡等引起的遗忘,则被称为失忆。还有癔病病人的针对特定时间段的失忆,会伴有身份识别障碍。例如一女子与其丈夫吵架后,突然神经失常,指称她根本不认识其丈夫。经过与医生的交谈得知,她把谈恋爱以及结婚的这一整段经历都忘却了。
歌曲忘记
歌词:
林俊杰
作曲:林俊杰
感觉梦醒着
感觉心痛着
感觉你不在了
谁来证明爱是存在的
我们被困着
被过去骗着
这一切都不一样
世界怎么了
难道说选择了忘记
而解放了自己
是否就拥有挑战爱情的勇气
当时光交成在一起成
说不清的思绪
我却只要那段最美的回忆
歌词提供再兴
☆☆☆哦.☆
memory 飘荡如空气
明知你在那里
却又难以跨越的距离
我们在放弃
涂白了记忆
以为就可以伪装无邪的美丽
难道说选择了忘记
而解放了自己
是否就拥有挑战爱情的勇气
当时光交成在一起
成说不清的思绪
我却只要那段最美的回忆
☆..
难道说选择了忘记
而解放了自己
是否就拥有挑战爱情的勇气
当时光交成在一起成
说不清的思绪
我却只要那段最美的回忆
我却只要那段
最美的回忆☆....
专 辑:忘记
歌 手:张信哲
语 言:国/英语专辑1CD
日 期:1989.11.00
有人说过:
“忘记”是个盒子
只是替你收留
那些在固定日子 才会想起的事
所以,如果你要忘记我
请你保留所有关于我的一切
好好的小心收藏在
那个叫作“忘记”的盒子里。
请你不要忘记。
730天的服役日子张信哲留给所有人这样一封信:
我要去当兵了
听说那是是一个男孩子
变得更成熟的唯一办法
心里真的有点紧张跟害怕
因为即将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希望我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它
最近你好吗
我想我会特别记得最近台北的天气
有点阳光,有点凉凉的风
我还是习惯每天晚上
在灯下看你们写给我的信
回你们的信
最近天气慢慢转凉了
妈妈寄来的毛线衣今年可能用不上了
下次见面的时候
我想我会更壮,更懂事
而且那个时候
我应该可以称作男人了
这封信写给我自己
也写给长久一直支持我的朋友……
歌曲:忘记
歌手:周传雄
专辑:transfer
忘记
有太多往事就别喝下太少酒精
太珍惜生命就别随便掏心
舍不得看破就别张开眼睛
想开心就要舍得伤心
有太多行李就别单独旅行
不能够离开就不要接近
舍不得结束就别开始一段感情
想忘记就要一切归零
不能够忘记爱情忘记伴侣忘了孤寂
也至少忘记当初为何在一起
到最后忘记眼神忘记脸庞忘记身体
怕只怕我们忘了决心忘记
就试着忘记什么叫做回忆
到最后忘记呼吸忘记心跳忘了自己
爱过谁的心又有什么关系
歌名:忘记
歌手:羽泉
专辑:热爱
忘记
(一个生命垂危的小女孩
在病危时在医院里和羽泉通话、一起唱最美,羽泉是被她的天真和对生命的憧憬所感动 一庆去世后 他们为了纪念这个小女孩 就创作了 <忘记>)
(将这首歌谨献给天堂的一切
也想用这首歌和所有人分享
一庆离开之前曾经拥有着闪亮的梦想
和对于生命的无限希望……)
忘
还好在梦里还能陪你聊
寻找一种温暖我可以依靠
太虚幻的美妙
一瞬间就化掉
太虔诚的祈祷看似缥缈
你要经过一条河才明了
微笑在哪个片刻最重要
太残忍的伤害被时间冲淡了
太沉重的泥沼忘了就好
生命只澎湃一次的波涛
爱情不知放手在哪一秒
白天或是黑夜繁华或着单调
你留下什么
让我思考又让我寻找
记
梦醒了以后就失眠
丢失了以后才留恋
你化作秋雨淋湿我的眼
淋湿我生命的诺言
用悄无声息的诺言
面对最澎湃的考验
你化作春风的无畏的容颜
就是它的鉴证
阳光太要遥远却太耀眼
时光太短暂明天转眼不见
思念太遥远
又太可怜
回忆她若即若离若隐若现
铭记这心愿就不会疲倦
逝去的昨天
怀念就在眼前
思念太遥远
想念太可怜
回忆她若即若离若隐若现
生命它是褒是贬是苦是甜
其它这里有一个有争议的的概念“trace decay”(痕迹磨灭),这种过程不但可发生在短时记忆,也可以发生在长时记忆中,但在前者更常见。这种理论有一个很难解释的现象,就是说,只要是很好的骑过自行车,即使过上十年没有自行车的生活后再次去骑自行车,也不会有问题。所以就有人认为有些记忆会随时间而消退,但有些则不会。但有一样是肯定的:记忆过程进行后去睡觉,虽然并不能彻底避免“trace decay”,但却可以减弱它。所以有人提倡睡前进行少量学习。
自闭学者,如电影《雨人》中的莱蒙,其原型是金·匹克,被认为是“不会遗忘”的人。在电影中,他能记住所看过的书和电话本,瞬间数出散落在地上牙签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