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发生律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生物发生律 recapitulation

指生物个体发育重演种族发生的历史。由19世纪德国生物学家F.缪勒(1821~1897)和E.H.海克尔(1834~1919)所揭示。

缪勒在《支持达尔文》一书中,以甲壳类为例,论证了C.R.达尔文关于在动物发育史中能保存祖先体制的思想。他发现许多极不相同的甲壳类均具有无节幼体型的幼虫阶段,并认为个体发育是其祖先经历的变化的历史记录。

海克尔(E.H.Haeckel)所提出的定律,作为重演说为世人所知。他所提出的这一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个体发生是系统发生的简单而短暂的重演,这种重演是由遗传(生殖)及适应(营养)的生理机能所决定的。”陆生脊椎动物胚胎期的鳃裂以及其他一些同类器官的形成,或类缘动物发生初期的相似,都是这方面有力的例证。海克尔曾根据系统发生是原样重演还是参加着看不到的新的变化,而把发生区别为原形发生和变形发生。海克尔的生物发生率,作为其前身的是冯·贝尔(K.E.Von·Baer)和缪勒(F.Müller)的学说。冯·贝尔在未想到进化的情况下,提出了各种动物类群的个体发生,越是早期互相间的差异越小。而缪勒则根据进化的观点,以甲壳类等动物的发生为例,阐述了种的历史的发生反映于个体发生过程(1864)。海克尔的生物发生律,从以个体发生的研究而掌握生物系统的这一观点,大大促进了十九世纪后期的胚胎学,特别是无脊椎动物比较胚胎学的研究。另外在植物方面,对生物发生律也有所探索。然而生物发生律以个体发生的种种变化去详细研究系统发生过程,似乎受到了许多批判。

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关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进化路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