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泰勒
扎卡里·泰勒和玛格丽特·麦考尔·史密斯的第六个孩子,唯一的儿子
生于:1826年1月27日
出生地:肯塔基州路易丝维尔
卒于:1879年4月12日
死亡年龄:53岁零3个月
死因:疟疾
教育:欧洲多所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
职业:士兵,庄园主,政治家,作家
配偶:路易丝·玛丽·布林格尔
子女人数:5人
作为“精悍的老粗”将军泰勒的独子,理查德在军营里度过了童年,从军人们那里学来了一套堪称粗鲁的语言,并且用了一辈子。
母亲深信军营不适于培养绅士,最终说服了父亲把小迪克送往苏格兰的爱丁堡学习拉丁语和文学。两年后他又被送往法国学习了一年。回到美国后他又接受了短期的家教以弥补一些不足。1843年他进入哈佛大学,后又转到耶鲁大学,23岁毕业。
迪克毕业时,美国同墨西哥就得克萨斯州边界问题的争端已经一触即发。迪克加入了父亲指挥的部队,驻扎在得克萨斯南部,成为父亲的秘书和副官。但他不久就高烧不退,被迫离开部队去休养。迪克回到家产所在地巴通路奇管理甘蔗庄园,一直到他的父亲当选总统。他又去白宫做了父亲的秘书,直到父亲就任16个月后去世。
婚后,迪克入选路易斯安那州参议院,任期四年。在州国民大会决定是否与美国分离时,迪克起初坚决反对,后来还是遵循了多数人的意见。后来回想起那些代表们的狂热和轻率的思维方式,迪克说道:“从分裂那时起,这些比我经验丰富的睿智人士采取这一行动时的狂喜和轻率就令我惊诧。”
内战开始后,迪克·泰勒成为邦联军队中的泰勒上校,指挥一个团。当布尔朗战役打响的时候,泰勒和他的军队还在行军途中。他们虽然错过了战斗,但疾病与他们四处为敌,夺去了大批士兵的生命。泰勒一心照顾得了麻疹的士兵,与死亡做斗争。但他自己也开始发烧,指挥官命他休假回去治疗。病愈可以执行军务后,尽管他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自己是无功受禄,还是被提升为陆军准将。迪克要求姐夫、邦联国家总统杰斐逊·戴维斯取消对自己的提升,但戴维斯没有接受。
战争中,泰勒曾代表邦联政府参与了两次重要活动,但一次都没有成功。杰斐逊·戴维斯对泰勒无比信任,派他给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送信,希望消除两方之间的敌对。泰勒还曾在罗伯特·E·李将军的陪同下,试图争取欧洲的支持。到了1864年,泰勒将军认识到南方无法获胜,但他的荣誉感使他坚持作战,直至失败成定局。他认为反对分裂的将军应该最后一个投降。在李将军投降后仍顽固抵抗的杰斐逊·戴维斯也认识到,一旦泰勒向北方军低下了头,就意味着这场战争结束了。
战争结束后,泰勒回到了他的庄园,在以后的四年里杳无音信。在他失踪期间,他的地产被没收拍卖了。出于自尊,他拒绝申请恢复原籍和归还财产。他把战后的艰难时期当作对他早就预见到的失败的惩罚。
迪克为了路易斯安那州免受北方政府的控制而备受征战之苦,受到梅森一狄克逊一线双方领导人的敬重。就连在战前曾经和他父亲一起服役的格兰特总统也在国会山向战友和前总统的儿子致敬。当然,经历了美国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总有人不能原谅也无法以超越战争的目光来正确评价某个人的功绩。因此,北方的报纸在报道迪克·泰勒的行踪时,时刻不忘提醒读者他在叛乱时的所作所为。
迪克把余生用来在欧洲做生意和撰写内战回忆录,名为《毁灭与重建》,他坚持与疟疾做斗争,终于在1879年去世之前完成了这本书。他去世时身无分文,但深受他的同胞和敌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