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刚
【艺术家】简介:
张刚 (1933~2006) , 喜剧艺术家,原名张文凯,生于1933年12月。
1950年参加解放军文工团。1953年任江西省话剧团演员。曾参与创作话剧剧本《八一风暴》等。
1981年与人合作创作电影剧本《女大当婚》。
1985年任南昌电影电视剧创作研究所所长并且兼任导演工作。
1984年开始,张刚创作了喜剧人物“阿满”。并塑造了善良、真诚、执著的小人物“阿满”这一喜剧形象。先后编导了阿满喜剧系列片二十余部。1988年编导并主演了阿满喜剧之九《笑出来的眼泪》。
1986年时曾出版了《张刚电影剧本选》。
张刚从少年时代就立志投身喜剧,历经坎坷,善于攫取社会生活中的喜剧性素材,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从1983年到1990年。8年创作了12部阿满喜剧系列,不仅编、导,还主演,张刚和他领导的“南昌电影电视创作研究所”在创作上和经营管理上创造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影片全部自己投资。
中国的喜剧片从50年代到70年代呈现萎缩状态。阿满系列以12部之众加入喜剧行列,无疑加入了新鲜血液,这些片子,以阿满作为主角来贯穿。但“阿满”这个人物并没有一个或两个造型相近的演员来扮演,这部分丧失了亲切感。这个形象为广大观众所喜爱,但未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影片在制作和人物刻划上还存在一些薄弱之处。
曾经演过的电影:
面目全非(1990)
阿满的喜剧(1988)
笑出来的眼泪(1988)
作为导演曾经拍摄的电影:
小镇大款(2000) 、多一点天真(1999) 、爱枪如命(1997) 、夫唱妻和(1996) 、女人万岁(1994) 、香港少爷(1993) 、新娘 (1993) 、财迷心窍(1993) 、人非草木(1992) 、提心吊胆(1992) 、望父成龙(1992) 、多管闲事(1991) 、想入非非(1990) 、多此一女(1990) 、面目全非 (1990) 、小丑历险记(1990) 、大惊小怪(1989) 、男女有别(1988) 、笑出来的眼泪 (1988) 、阿满的喜剧 (1988) 、温柔的眼镜(1987) 、小大老传(1987) 、哭笑不得(1987) 、多情的帽子(1986) 、丈夫的秘密(1985) 、风流局长(1985) 、愁眉笑脸(1984)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小镇大款 (2000) 、多一点天真 (1999) 、爱枪如命 (1997) 、夫唱妻和 (1996) 、女人万岁 (1994) 、财迷心窍 (1993) 、香港少爷 (1993) 、新娘 (1993) 、人非草木 (1992) 、提心吊胆 (1992) 、望父成龙 (1992) 、多管闲事 (1991) 、多此一女 (1990) 、想入非非 (1990) 、面目全非 (1990) 、大惊小怪 (1989) 、男女有别 (1988) 、笑出来的眼泪 (1988) 、阿满的喜剧 (1988) 、温柔的眼镜 (1987) 、小大老传 (1987) 、哭笑不得 (1987) 、多情的帽子 (1986) 、丈夫的秘密 (1985) 、风流局长 (1985) 、愁眉笑脸 (1984) 、五号机要员(1984) 、女大当婚 (1982)
【乳山市纪委书记】张刚,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荣成市崖头镇人,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文化。现任乳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1990年9月至1992年7月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1992年7月至1993年11月为威海市接待处科员;1993年11月至1997年12月为威海市委办公室科员;1997年12月至2001年2月任威海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科员;2001年2月至2003年4月为威海市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2003年4月至2003年5月任乳山市政府市长助理(副县级);2003年5月至2005年3月任乳山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副县级);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任乳山市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副县级),银滩旅游度假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2007年1月至2007年2月任乳山市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市长助理,银滩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2007年2月至2007年11月任乳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7年11月至今任乳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射击运动员】张 刚 男子多向飞碟射击运动员,1956年生。1972年在庆阳二中开始从事业余训练,1974年被选入辽宁队,1977年入国家队。曾三次参加亚洲射击锦标赛,二次参加亚运会,一次参加世界射击锦标赛。1983年7月在印尼雅加达第五届亚洲射击锦标赛中与队友合作,以422中夺得男子多向飞碟冠军,并打破413中的世界记录。他曾打破全国记录,三破亚洲记录,并打破一次世界记录。
【国民党陆军中将】张 刚 字寄臣,湖北谷城人。1895年9月12日(光绪二十一年七月廿四日)生于湖北谷城西乡石花镇卧虎川,1903年入武昌公立高等小学堂,辛亥革命时加入学生军,1912年入湖北陆军小学,1914年10月毕业,12月入陆军第二预备学校,1916年12月毕业,升入保定军校第六期步兵科,1918年毕业后投奔革命军,1921年任东路讨贼军兴泉永前敌总指挥部警卫第一营第三连上尉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参谋处长,后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上校参谋、黄埔军校教官、第五十三团上校团长,1930年调任湖北省民政厅第二科科长,同年9月任湖北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1932年改为保安司令部,升任司令。1933年1月率部进攻湖南恩施中共贺龙部,因“剿匪”有功,颁授甲种一等干城勋章,1936年6月24日任第八十二师师长,1936年9月14日叙任陆军少将,1938年6月由第82师、第193师、预备第13师合编为第九十八军,7月27日任军长,1939年1月调任第三十一集团军中将参谋长,11月任军事委员会中将高级参谋,1941年2月任军事委员会特派四川川东区禁烟巡察中将执法监、第二禁烟巡察中将执法监,抗战胜利后,任武汉行辕中将参议,1946年10月10日任陆军中将,并退为备役,1949年去台,1953年任台湾烟酒公卖局研究员。1977年台湾病逝。
【职业传媒人】
张刚199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法学院。毕业即“转行”,进入《济南时报》,自此开始传媒生涯,期间,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晚报类)、全国消息大赛二等奖。4年后北上,辗转于《中国新闻周刊》、《财经时报》、《经济观察报》等媒体,后供职于商业类媒体《中国新时代》任执行主编,之后在《中国企业家》任总编室主任,《英才》执行主编。现为《环球企业家》专题研究总监。较早提出“职业传媒人”的概念及理念,崇尚经济报道的通俗化,偶尔文字。深信“一个机构是一个人的影响力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