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
乳糜 :
rǔ mí
1.亦作"乳麋"。 2.用乳汁或酥油调制的粥。
【 乳糜 】 《 佛学大词典 》
(一)梵语tarpan!a。音译怛钵那、叹波那。即以谷类磨成粉末所制成之食物。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六自他利品及有部毗奈耶卷三十六等,将Tarpan!a译作饼、■。(参阅‘怛钵那’3226)
(二)梵语pa^yasa。又作乳粥。通常多以米粟等糁入牛羊乳中煮熟之。为八种粥之一。释尊于菩提树下成正觉之前,曾有接受乳粥(或谓牛乳)供养之因缘。大日经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下):‘乳糜者,酉方粥有多种。或以乌麻汁,或以诸豆针诸药味,如十诵药法等文广明,然最以乳糜为上。’佛所行赞卷三(大四.二四下):‘敬奉香乳糜,惟垂哀愍受,菩萨受而食,彼得现法果。’
【 乳糜 】 《 佛学大词典 》
为涅盘经、摩诃止观所举之譬喻。谓医者以牛乳为治病之良药,然以牛所摄之食及放牧之条件有异,其乳或为甘露,或为毒乐;比喻相同名称之教法,因说者、说时不同而有邪正之别。
据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载,佛陀初为小乘之机说无常之义,至‘涅盘时’复说常住之义,小乘者遂疑二说前后矛盾,佛陀乃说新(客)医旧医同用乳药之譬喻。即昔时有一闇钝国王,其御医亦顽冥,每医王病,不察病症,一味用乳药治病;后有一新医至,劝王禁用乳药,王听其言,并令全国皆禁断乳药。后王有病,新医复用乳药,王乃指责新医之言行前后相违;新医则谓,若牛不食酒糟、滑草,不在高原、下湿之地放牧,而饮清流、食青草,行住得所,其乳即为甘露妙药,余者则皆为毒药。
此一譬喻,概以旧医比喻外道,以新医比喻如来,而旧医纯用乳药者,如彼外道之唯说邪常;新医初时禁制乳药者,如初时欲摧破外道之邪常而说无常,待无常之教法成立后,复说大乘真常之义理。是知乳药之名称前后虽同,而邪正之义则迥然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