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号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普遍流行于各地农业区。常以各种农业生产劳动命名。如车水号子、舂米号子、打场号子、薅秧号子等。少数民族的农事号子也有如藏族的莱谐、朝鲜族的插秧谣、羌族的打场歌等。

农事号子的演唱形式一般都是一领众和,领者唱歌词,和者唱衬词。歌词内容有与劳动内容一致的,也有即兴编唱的,从生产知识到历史故事、男女爱情等。农事号子的音乐,既有流畅抒情的,也有高亢粗犷的,具有山歌的风格。其节奏鲜明紧凑,大多数采用2/4节拍,也有采用2/4和3/4混合节拍的。朝鲜族的农事号子常采用□节拍,羌族还采用3/8和6/8的混合节拍。

农事号子的音乐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3种。

①两句式。由两个乐句构成,上下两句一问一答,一领众和,反复演唱;

②四句式。由 4个比较对称的乐句构成。领唱、和唱各两句,各唱1小节,如湖北的打麦歌等。

③多句式。这种音乐结构常用于劳动时数数目,1~10句连

绵不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