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筏号子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民歌体裁劳动号子的一种。又称排筏号、竹木

号子、放排歌等。主要流行于长江中游及湖南沅水、湖

北清江、娄水、酉水等支流地区。这一带盛产木材,每

年2、3月春汛期间,工人将木材扎成排筏放入洞庭湖和

长江主干,经武昌、汉阳,再放送到下游的宁、沪等地。

在紧张、繁重、艰险的劳动中,形成了多种紧密配合每

个劳动环节的号子。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湖北的汉邦放

排号子,湖南洪口的沅水编排号子。由于劳动过程较复

杂,形成了多种类别的号子。如汉邦放排号、拉横平木

号、摇簧号、捉排会斗号、开放排号、出船推车号、请

涨号、编排号等。沅水编排号也分作拖板、划船、收缆、

倒黄、拉木、船□、推车等 7种号子。曲调多样,仅汉

邦放排号子就有17种。每种号子按劳动内容的要求固定

地使用其中的某几个。如拉横平木号一般用《查里外》、

《上来了》、《四句词》、《□□□》等4个曲调;拉

黄号使用《□外火》、《□哩火》、《吆喔火》、《外

也外》、《赶兔子》等 5种曲调。这些具有不同个性的

旋律音调穿插运用,使其更加丰富多样,充满了变化。歌

词中常用大量衬词,有的全部为呼喊性的衬词。也有一

些是即兴编词或唱某个故事和戏文的。在歌唱形式上,

各地放排号都以一领众合为主,领歌者多由有经验的老

工人担任。一般来说,领腔的变化多,旋律宛转,富有

装饰性;和腔较平直,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曲调的风

格与当地其他民歌相近。湖南、湖北两地的“放排号”

多采用四、五声羽,商调式,音域在八度左右,起伏不

大,但气质、格调十分强悍、粗犷。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