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福建省寿宁县凤阳乡凤阳乡位于福建省寿宁县东南部,地处白云山麓,西与周宁交界,南与福安市相连,东与武曲镇毗邻,北与斜滩镇接壤。全乡土地面积90平方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16129人。境内海拔400~11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5.9℃,年降水量1500~2100毫米。

13个行政村是:基德村 大石村 廷家洋村 北山洋村刘厝村官田洋村 天香村 下党村 凤阳村 官田村 福后村 东岭后村 上大洋村 。

凤阳乡是新兴的“茶叶之乡”。全乡现有高标准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量达1200吨,产值1300多万元,茶叶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乡共有茶叶初制厂30家。精制厂4家,乌龙茶加工厂1家。凤阳茶叶生产以建设高标准茶园和引种黄丹、丹桂、福云595等乌龙茶品种为重点,加快“茶叶之乡”建设。凤阳乡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7.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9%。同时还是潜能巨大的“水电之乡”,境内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水能贮藏量达1.44万千瓦。凤阳是远近闻名的“生姜之乡”,凤阳属低山高丘温暖湿润区,土壤为酸性,适宜发展生姜。凤阳亦是传统的“铸造之乡”,铸造业已有百年的历史,全乡从事铸造业的人员达600多人,在省内外创办的翻砂厂、铸造厂有28条。凤阳铸造工艺先进,品质上乘,是建筑业的理想材料。

凤阳乡山清水秀,特产丰富,自然资源有着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前景。

2、江西省分宜县凤阳乡凤阳乡位于分宜县城西北,距县城7公里。东与双林镇相邻,西接洋江乡,南邻分宜镇,北靠杨侨镇,总面积100.3平方公里。下辖17个村民委员会,150个村民小组,5524户,22301人。

2000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1.4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产值8516万元。乡财政收入达到235.7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420元。

凤阳乡是分宜的北大门,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主要矿产品有煤炭、石灰石、粘土矿、金矿等。全乡农业生产条件优越,51座水库、山塘及畅通的渠道,确保了全乡农业旱涝保收。主要农副产品分布格局为东苎麻、北蔬菜。箬坑、沔村、西廊等村近万亩的板栗,肉质松嫩;雁塘、东山、上村生产的大蒜,是美味佳肴的好佐料;上村近300亩的苦瓜清凉可口,东边4个村的500亩苎麻长势喜人;大路边村的现代化农业生态示范项目正在全面建设。

近年来,凤阳各项事业蓬勃发展。1996、1997、1998年连续3年获新余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先进单位称号,1996年获江西省农民体育运动先进乡镇称号,征兵、消防、宗教等工作多次获市里表彰,大路边村1999年、2000年获市先进基层组织称号。

今后,我们将立足发展城郊型经济,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提升凤阳经济地位,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集镇改造和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争创新优势。投资100余万元修路兴街建镇。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引进外资250万元筹建一新中学,实现国有民办;以教兴商,以商兴街,使凤阳集镇建设日新月异;以行山水库水利产权及附属山地使用权成功拍卖为契机,推进全乡山林水利资源的开发。

在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勤劳智慧的凤阳人民,正按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要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新世纪新篇章。

风土人情

分宜县凤阳乡人秉性淳厚,勤于耕作,节俭朴素,应酬之事,多尊传统礼仪。其衣、食、住、行随潮流,赶时髦。穿着由保暖型向美观型转变,追求质量好,款式新,舒适美观。饮食多以大米为主,喜食麻辣食品。住房城镇多以四至六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商品房为主,农村多为一家一户的二至三层的砖混结构小楼。分宜的婚丧喜庆历来隆重,农村结婚基本沿旧,城镇花样不一,好讲排场,摆阔气。殡葬,过去礼仪繁琐,花费巨大,现在农村仍多以土葬为主,城里多为火葬、火化后,骨灰有的入土,有的葬入公墓。分宜人崇尚礼俗,有“人情急于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之称,还有“红喜事不请不贺、白喜事不请不怪”的规矩,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馈赠的习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