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坑桥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后坑桥

后坑桥(清)

后坑桥又名红军桥,位于庆元县竹口镇枫堂村,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全长36.2米,净跨28.5米,矢高6.05米,面阔5.45米,有廊屋15间,后坑桥不但在型制上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意义,经第一次文物普查确定为革命遗址,1982年9月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4年红军挺进师在粟裕、刘英带领下在次消灭国民党浙江省保安团,庆元县保安团600余人,击毙庆元县保安团团长张志远,取得了竹口战斗大捷,为挺进师北上抗日扫清障碍,此后当地百姓称后坑桥为红军桥。

后坑桥由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谢凝高教授为咨询专家、阙维民教授主持申报的《浙江省庆元县后坑木拱廊桥》荣获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卓越(一等)奖。

此次荣获卓越奖的《浙江省庆元县后坑木拱廊桥》申报项目,得到了评委会的高度评价,其评语如下:秀美如画的后坑桥是浙江和福建两省遗存至今的少量木拱廊桥之一,它的维修,在保护重要的木构历史建筑方面,为杰出的技术特色树立了区域标准。通过对类似桥梁的国际比较研究,该项目显示出对以后坑桥为代表的17世纪复杂的中国建筑传统价值的理解。维修工程反映出这一地区尊重历史传统工程修建原则,并崇尚用天然材料建造的建筑艺术。维修工程的结果,使后坑桥重新融入了秀丽的乡土文化景观。采用与当地社区签署具有开创意义的保护合同,能够保证后坑桥继续发挥其作为周边村落公共聚集空间的功能,继而延续与这种重要的木构历史建筑相关联的具有深厚根基的地方社会文化传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