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丘石
浮丘石指古时广州城西珠江中浮露出水面的一个红色砾岩小丘,并按其形状取名为浮丘石,与海珠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今在中山七路的东段。
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留有“丹井”古迹。唐、宋时期为船只停靠之地。后来由于河道淤塞,与周围陆地相连。宋朝时因丘下有井,称“浮丘丹井”,在清朝时为羊城八景之一。民国时因修路将浮丘石凿低作为路基,成为今天中山七路的一段。
浮丘石指古时广州城西珠江中浮露出水面的一个红色砾岩小丘,并按其形状取名为浮丘石,与海珠石、海印石并称为羊城三石。今在中山七路的东段。
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留有“丹井”古迹。唐、宋时期为船只停靠之地。后来由于河道淤塞,与周围陆地相连。宋朝时因丘下有井,称“浮丘丹井”,在清朝时为羊城八景之一。民国时因修路将浮丘石凿低作为路基,成为今天中山七路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