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人罪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目 出入人罪

发音 chū rù rén zuì

释义 指法庭裁判错误,把有罪的人认为无罪,把无罪的人认为有罪。

出处 《唐律·断狱》:“即断罪,失于入者,各减三等;失于出者,各减五等。” 宋·王禹偁《用刑论》:“然见其用刑与古相戾,何者?今法吏所禁之切者曰:‘故出入人罪而已。’”

示 例 有依此律~者,以故论。 ★《明史·刑法志一》

若司法官不依律断罪,适用法律错误,以致造成“出入人罪”’的,要依律追究司法官的刑事责任。所谓“出罪”是指把有罪判为无罪或重罪判为轻罪,所谓“入罪”指把无罪判为有罪或轻罪判为重罪。司法官故意出入人罪的,依律处刑;过失出入人罪的,减等处罚。唐律作此规定,意在强调加重司法官的责任,以保证法律的统一适用,减少冤案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