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消息标题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3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HTTP标题域,包括主标题(General-Header,4.3节)、请求标题(Request-Header ,5.2节)、

回应标题(Response-Header ,6.2节)及实体标题(Entity-Header,7.1节),都遵照RFC822-3.1

节[7]给出的通用格式定义。每个标题域由后紧跟冒号的名字,单空格(SP),字符及域值组

成。域名是大小写敏感的。虽然不提倡,标题域还是可以扩展成多行使用,只要这些行以一

个以上的SP或HT开头就行。

HTTP-header = field-name ":" [ field-value ] CRLF

field-name = token

field-value = *( field-content | LWS )

field-content = <the OCTETs making up the field-value

and consisting of either *TEXT or combinations

of token, tspecials, and quoted-string>

标题域接收的顺序并不重要,但良好的习惯是,先发送主标题,然后是请求标题或回应

标题,最后是实体标题。

当且仅当标题域的全部域值都用逗号分隔的列表示时(即,#(值)),多个有相同域名

的HTTP标题域才可以表示在一个消息里。而且必须能在不改变消息语法的前提下,将并发

的域值加到第一个值后面,之间用逗号分隔,最终能将多个标题域结合成“域名:域值”对。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