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
1、西汉更始帝祖父刘利(?—?),西汉宗室。汉更始帝刘玄的祖父,舂陵戴侯刘熊渠子,汉景帝的玄孙。曾任苍梧太守。
家族谱:
汉景帝与唐儿(即唐姬)生长沙定王刘发。
刘发,生舂陵节侯刘买。
刘买,生舂陵戴侯刘熊渠和玉林太守刘外。
刘熊渠,生舂陵孝侯刘仁和苍梧太守刘利。
刘利,生刘子张。
刘子张,娶何氏,生汉更始帝刘玄。
2、东汉临颍公主东汉刘利(?—?),汉和帝刘肇第三女,母不详。延平元年(106年)封临颍公主,嫁即墨侯侍中贾建为妻。
相关史料:
《后汉书皇后纪第十下》
皇女保(刘保),延平元年封脩武长公主。
皇女成(刘成),元年封共邑公主。
皇女利(刘利),元年封临颍公主,适即墨侯侍中贾建。
皇女兴(刘兴),元年封闻喜公主。
和帝四女。
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刘利,男,1961年10月出生,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训诂学会会员。1983年7月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6年7月于江苏省徐州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硕士毕业;1995年11月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博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1997年博士后工作期满后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汉语语法史、现代汉语语法
开设课程: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语法、汉语语法史、汉语语法学史
发表论文:
· 读王逸《楚辞章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87年
· 从《国语》的用例看先秦汉语的“可以” ,《中国语文》第5期,1994年。
· 汉语俗字研究的奠基之作,《浙江社会科学》第2期,1994年。
· 藏汉语语法对比谈——藏汉双宾语动宾结构的语序,《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第6期,1994年。
· 《对〈概数词“来”的历史考察〉一文的两点补充》,《中国语文》第3期,1993年。
· 上古汉语的双音节连词“然而”,《中国语文》第2期,2005年。
· 《古音学与清代语文学》,《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1991年。
· 《祖堂集》动词补语管窥,《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1990年。
· 《屈赋与王逸注之代词比较》,《徐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88年。
· 古汉语致使义“使”字句的语义分析,《大阪外国语大学论集》(大阪外国语大学学报)第30号,日本大阪外国语大学编辑出版,2004年。
· “不过”的词汇化问题补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2004年。
· 《中国语言学史》读后,《古汉语研究》第4期,2003年。
· 上古连词“与”字用法考察——兼与“及”比较,《古籍研究》第4期,2000年。
· 先秦单音节助动词考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2000年。
· 纯净学风与文风 促进语言文字学健康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1998年。
· 读《敦煌变文校注》,《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办公室编)第8期,1998年。
· 先秦汉语的复音副词“不过” ,《中国语文》第1期,1997年。
· 《汉语俗字研究》读后 ,《中国语文》第6期,1997年。
· 先秦“劝”有“劝说”义例证,《辞书研究》第3期,1997年。
· 古汉语“有VP”结构中“有”的表体功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1997年。
· 先秦助动词“可”的句法语义分析,《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1996年。
· 《国语》的“为之名”结构及其他,《古汉语研究》第3期,1995年。
· 《尚书》中的“能”与“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第1、2期,1995年。
发表著作:
· 先秦助动词“得”字用法的考察,《古汉语语法论集》(第二届国际古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98年。
· 古汉语宾格主谓结构的划界,《汉语史研究集刊》(第一辑), 巴蜀书社,1998年。
· 《音韵答问》(合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 《国语》的称数法,《第一届国际先秦汉语语法研讨会论文集》,岳麓书社,1994年。
· 《国语》“莫”字用法考察,《研究生论丛》,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
· 一部有特色的中国语言学史,《中国语研究·开篇》(早稻田大学编辑),日本好文出版,2004年。
· 《新编说文解字》(合作),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
· 考虚词之“修能” 释屈赋之“内美”——《楚辞语法研究》学习札记,《人淡如菊——语言学家廖序东》(当代江苏学人丛书之一),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 《全唐文校点》(“唐文拾遗”部分,50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 《古代汉语》(合作,王宁主编),北京出版社,2002年。
· 《古代汉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 先秦汉语助动词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 《汉语语法通则》(合作),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
4、内蒙古巴盟图书馆馆长,书法家、艺术家刘利 1961年出生,原名刘胜利,作家,书法家篆刻家。男。河北安国人。现任内蒙古巴盟图书馆馆长,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世界书画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内蒙分会”、“中国当代硬笔书法协会”、“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等会员及“遵义书画研究会”、“儒林书画研究会”、“聚文社书画研究会”理事、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佳达公会著名书画艺术家家会员。世界书画家华北协会、艺术家学术委员会副主席、世界书画协会加拿大会员。世界书画家:协会加拿大总会、世界书画楹联学会加拿大总会理事和组织部领导《中外名人辞典》撰稿员,人民日报社记者。淮海书画院名誉院长、世界艺术家协会理事、深圳《九州聚焦》新闻社记者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六次评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评为能手,一次评为标兵。1979年从事工艺美术,为宣传毛泽东思想而经常举办毛泽东像章展览。成立红太阳广告公司。精制牌匾、铜字、铜牌、畅销各旗、县市以及盟外。公司有教室和大型车间,经常举办培训班,讲授书法绘画、刻印、喷画、中外油画、霓虹灯制作,不锈钢字等工艺美术技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美术工艺人才,多次受到电视台记者采访录像,曾多次专题报道。曾出版长篇小说《长长的地林》、《中国寓言选》、《中外笑话大观》、《图书馆专业辞典》等书。同时自幼酷爱书法艺术,染墨临池十载春秋。近年来,书作曾在地区及国际、全国性书法大赛(展)中人选共十多次获奖,参加国际书画展销赛,作品流入日本、台湾、加拿大、新加坡等地,镌刻“墨缘”、“翰国”等大型书法碑林,并多处文史、博物馆收藏。作品及艺术传略入编《当代硬笔书法作品集》、《世界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选集》、《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多部专业艺术书列,在地级报刊及电台曾作专题报道。96年业绩载入《中外名人大辞典》,97年作品获优秀作品载入《美蓉芳姿情高洁》一书。98等又载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当代书法家根联墨迹大观》,99年业绩载入《中华骄子·专业人才卷》、《中国当代群英谱》。《二十一世纪人才库》。
5、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1968年生于四川内江。1990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修班。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擅长人物。
油画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四川省美展。作品发表于《中国油画》、《江苏画刊》、《四川美院院刊》、《中国青年报》等。油画作品被海内外藏家、大企业集团收藏。现为职业油画家,定居北京。
6、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副教授血液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
陕西省血液病学会常委兼秘书;陕西省临床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1989年毕业第四军医大学医疗专业,1994年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课题《端粒酶反义RNA对人髓性白血病细胞的作用》。
科研成果:
在白血病与端粒、端粒酶的关系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参与“多核酶与自体骨髓移植联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997-2000)”和“基因疫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998-2001)”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研究。目前研究课题“PTD跨膜转导P53蛋白进入肿瘤细胞内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在各种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病、淋巴瘤、疑难血液病的诊治上经验丰富。近年来重点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临床推广和应用,并参与国家“863”计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干细胞临床治疗技术与产品研发”课题。
他是刘祎炜他爸
他是我爸
7、重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刘 利,女,1971年4月生,中共党员,法学硕士,副教授。199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专业(自考),获文学士学位;2003年,通过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获法学硕士;2007年9月至今,西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博士研究生。2003年8月至2004年1月,受重庆市日圆贷款项目资助,应邀赴日本大学商学部客座研究。
199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社会科学部助教、讲师、团总支书记,人事处师资科副科长、科长,人事审计支部书记,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任药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办公室主任,2006年12月至今,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刘利同志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先后在《医学与哲学》、《扬州大学学报》、《生产力研究》等刊物发表中英文研究论文10余篇。作为主译,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学者翻译《剑桥医学史》,受到学术界内外广泛好评。参编规划教材多部,主持重庆市教委等厅局级课题2项,2005年晋升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