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与社会影响》

传播与社会影响——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
图书作者: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著 [美]特里·N·克拉克 编 何道宽 译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7300065791
出版时间: 2005-6第1版
印刷时间: 2005-6第1次印刷
开 本: 16
价 格(元): 29.8
精彩片段:
“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出版说明
中华民族历来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她在创造灿烂文明的同时,不断吸纳整个人类文明的精华,滋养、壮大和发展自己。当前,全球化使得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进一步加强,互动效应更为明显。以世界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引介世界各国的优秀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成果,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于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新中国出版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当代出版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我社历来注重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译介工作,所出版的“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等系列译丛受到社会广泛欢迎。这些译丛多侧重于西方经典性教材,本套丛书则旨在译国外当代学术名著。所谓“当代”,我们一般指近几十年发表的著作;所谓“名著”,是指这些著作在该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并被各类文献反复引用,成为研究者的必读著作。这套丛书拟按学科划分为若干个子系列,经过不断的筛选和积累,将成为当代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成为读书人的精神殿堂。
由于所选著作距今时日较短,未经历史的充分洗炼,加之判断标准的见仁见智,以及我们选择眼光的局限,这项工作肯定难以尽如人意。我们期待着海内外学界积极参与,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深信,经过学界同仁和出版者的共同努力,这套丛书必将日臻完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
总序
新闻与大众传播事业在现当代与日俱增的影响与地位,呼唤着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研究的相应跟进和发展。而知识的传承,学术的繁荣,思想的进步,首先需要的是丰富的思想材料的积累。“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的创设,立意在接续前辈学人传译外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经典的事业,以一定的规模为我们的学术界与思想界以及业界人士理解和借鉴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精华,提供基本的养料,以便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作进一步的探究,而不必长期在黑暗中自行摸索。
百余年前,梁启超呼吁:“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自近代起,许多学人倾力于西方典籍的译,为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建立贡献至伟。然而,由于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对年轻,如果说梁任公所言西学著述“今之所译,直九牛之一毛耳”,那么新闻学与传播学相关典籍的译介比其他学科还要落后许多,以至于我们的学人对这些经典知之甚少。这与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很不协调,也间接造成了新闻与传播“无学”观点的盛行。
从1978年以前的情况看,虽然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在中国兴起已有半个世纪,但是专业和学术译著寥寥无几,少数中译本如卡斯珀·约斯特的《新闻学原理》和小野秀雄的同名作等还特别标注“内部批判版”的字样,让广大学子避之如鬼神。一些如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等与本学科有关的经典著作的翻译,还得益于其他学科的赐福。可以说,在经典的早期译介方面,比起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现代社会科学门类来,新闻学与传播学显然先天不足。
1978年以后,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闻与传播教育和大众传播事业在中国如日中天。但是新闻学与传播学是舶来品,我们必须承认,到目前为止,80%的学术和思想资源不在中国,而日见人多势众的研究队伍将80%以上的精力投放到虽在快速发展、但是仍处在“初级阶段”的国内新闻与大众传播事业的研究上。这两个80%倒置的现实,导致了学术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和学术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的肤浅化、泡沫化。专业和学术著作的翻译虽然在近几年渐成气候,但是其水准、规模和系统性不足以摆脱“后天失调”的尴尬。
我们知道,新闻学产生于新闻实践。传播学则是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以及新闻学相互融合的产物。因此,“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选择的著作,在反映新闻学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的同时,将具有其他学科渊源的传播学早期经典作为重点。我们并不以所谓的“经验学派/批判学派”和“理论学派/务实学派”划线,而是采取观点上兼容并包、国别上多多涵盖(大致涉及美、英、德、法、加拿大、日本等国)、重在填补空白的标准,力争将20世纪前期和中期新闻学的开创性著作和传播学的奠基性著作推介出来,让读者去认识和关注其思想的原创性及其内涵的启迪价值。
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Paul Ricoeur)认为,对于文本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高度语境化(hypercontextaulisation)的解读,另一种是去语境化(decontextaulisation)的解读。前者力图从作者所处的具体社会语境中理解文本,尽可能将文本还原成作者的言说,从而领会作者的本意;后者则倾向于从解读者自身的问题关怀出发,从文本中发现可以运用于其他社会语境的思想资源。本译丛的译者采用的主要是第一种解读方式,力图通过背景介绍和详加注释,为读者从他们自身的语境出发进行第二种解读打下基础。
“译事之艰辛,惟事者知之。”从事这种恢弘、迫切而又繁难的工作,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幸赖同道和出版社大力扶持。我们自知学有不逮,力不从心,因此热忱欢迎各界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
编委会
章节目录:
英译者前言
绪论特里·N·克拉克
1.生平
2.冲突的思潮:塔尔德,迪尔凯姆与社会学
3.塔尔德思想的结构:发明,模仿与对立
4.人格,文化与社会结构:信念与欲望
5.方法论,方法与量化
6.精英的起源与功能
7.社会控制与社会偏离
8.公众与群众
9.公共舆论,大众传播与人格影响
10.思想传承:塔尔德思想的扩散
第一章社会学的性质与范围
1.社会学
2.经济学与社会学
3.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与唯社会学论
4.与迪尔凯姆的一场论战
第二章社会学的一般原理
5.基本原理
6.发明
7.对立
第三章模仿律
8.逻辑模仿律
9.超逻辑模仿律
10.模仿的过程
第四章人格与态度的测量
11.信念与欲望
第五章方法论,方法与量化
12.社会学理论的经验基础
13.量化与社会指标
第六章社会分层
14.精英的起源与功能
第七章社会控制与社会偏离
15.青少年犯罪
第八章集体行为
16.公众与群众
第九章公共舆论,大众传播与个人影响
17.舆论与交谈
参考文献
中译者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