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夫长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百夫长
古罗马百夫长

中国古代军衔名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初唐四杰)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是一百个人的头领。相当与现在的一个连长,属于 下级军官。

在古代百夫长所带的兵员并不是真正的100人,一般情况只有50~70组成

类似的还有千夫长和万夫长。

古罗马军衔名称

百人队长(百夫长,英文Centurion)在罗马军队编制中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军衔。百人队这个编制的历史一直可以回到瑟维尔斯时期(前6世纪)的阿特如斯肯人(Etruscans),罗马人(Romans)的军队。最初的百人队长由该队的士兵中推选出来。后来的百人队长由罗马护民官任命,然后通过军团指挥官的认可。在早期帝政时期百人队长是由罗马省份的执政官任命的。但这种任命是基于军团指挥官和护民官的推荐下产生的。如果候选人在高处有影响力的朋友,甚至罗马皇帝也可以干预百人队长的任命。

百人队长经常让人想起是由于有战功从普通士兵中提升到这个位置上的。但这只是挑选百人队长的一种方法。罗马禁卫军士兵在服役满规定的16年后也可以被任命为军团的百人队长。甚至于象equites这样的平民骑兵也可以直接申请百人队长一职。要成为百夫长不仅仅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士兵,还要是有很多知识的人。因为百夫长不仅要读写命令,有时还要负责一些政治和外交上的职责。

百人队长中最高级别是primus pilus,“第一矛”,也就是第一大队(就是罗马全战里面的first legionary cohort)中第一百人队(双编制的百人队)的队长。这个军衔一般对于每个“第一矛”百人队长来说只保留一年。一年过后,该百人队长将退休或者被任命为军营长官,主要负责装备和运输。这类“第一矛”百人队长一直可以升官进级,比如作为舰队指挥官,罗马禁卫军指挥官,甚至成为省长(只有辅助兵种守卫的省份)。

在早期帝政时期一个军团一般有59名百人队长(9个大队,每个大队有6个百人队)。第一大队中5个双编制的百人队各有一个。剩下的54个分配给54个标准编制的百人队。每个百人队长有一些非委任的参谋官来协助他的日常工作:信号兵(signifer),同时也充当财务,副队长(optio),百人队长光荣后的替补同时也充当“训练官”。私人护卫(tessarius),队长的保镖。

百夫长在军团里很容易就看出来,他的盔甲是银色的,小腿有两块护胫甲,而且头盔上由羽毛头饰。百夫长的着装具的方法也很特别,剑在左,匕首在右,也要持盾牌。百夫长的职责是训练士兵,而保持训练的办法就是用一根的专门藤条鞭打士兵,这种措施在当时很流行。

百夫长以上的军官分别是:primi,ordines,hastatus,princes posterior,hastatus,princes,primus pilus。Primus pilus是一个军团的最高指挥官,按规定它至少有50岁,并且至少在这个位置上呆够一年,之后他就可以退休。它能拿到400,000??600,000第纳尔的退休金,还能被授予骑士爵(在屋大维时代一般军团成员退役后,只能拿到3,000。如果这个人不想退休,那他要么被派到另外的重要职位,要么成为舰队司令或省总督,或者甚至成为禁卫军指挥。

军团里还有一些非职业的高级军官,这些人一般都是缺乏作战经验的,他们能来任职大多是因为皇帝的特别任命,当然,他们也不会赋予重要的职责。这些人一般是负责指挥辅助军,或者干脆呆在军团司令部担任文职,总之他们对军团战斗力影响不大。

英军Centurion(逊邱伦,百夫长)主战坦克

百夫长
Centurion主战坦克

英国二战后装备的第一代主战坦克。1943年,英国坦克设计部门开始设计一种称为A41的重型巡洋坦克,要求有良好的装甲防护性,安装1门76.2mm火炮,具有较好的越野行驶性能。A41坦克模型于1944年制成,1945年初制成6辆样车。这些坦克虽送到德国战场,但未赶上参加战斗。后来生产的A41型坦克称为逊邱伦MK1型坦克,防护力提高后的A41A型坦克称为逊邱伦MK2型坦克,两者均安装1门76.2mm火炮。英国陆军第一次使用逊邱伦坦克作战是在侵朝战争期间。此后,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约旦等国在中东战争和黎巴嫩战争中,印度在印巴战争中,澳大利亚在越南战场上均使用过。

1945~1962年英国总共生产逊邱各型主战坦克4423辆,其中MK1型100辆、MK2型250辆、MK3型2833辆、MK5型221辆、MK7型755辆、MK8型108辆、MK9型1辆和MK10型155辆,总共出口逊邱伦坦克2500辆以上。在英国陆军吸取役的逊邱伦坦克从6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奇伏坦(Chieftain)坦克所取代。逊邱伦坦克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具有装甲防护性可以提高,火炮口径可以继续加大的潜力。该坦克最初安装1门76.2mm火炮,第一次提高火力时被83.4mm火炮取代,后来又被105mm L7式火炮取代。该火炮为其他一些国家所采用,目前仍是豹1(Leopard 1)、梅卡瓦1型(Merkava MK1)、

M48A5、M60A1/A3、Pz61/68、74式和S坦克、维克斯(Vickers)坦克和M1坦克的主要武器。该坦克在服役期间还有其他改进,包括增加燃料携载量和安装反向旋转的车长指挥塔,但各种型号逊邱伦坦克使用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则基本相同。

车体为焊接结构,各部位装甲厚度不等,用两块横隔板分成前后3部分,前部又分成左右两半,右部是驾驶舱,左部是储存舱,内装弹药和器材箱,中部是战斗舱,动力舱在车体后部。驾驶员坐在车体右前的驾驶舱内,有1个向左右开启的双扇舱盖,每扇舱盖有1个潜望镜。圆锥形铸造炮塔体上焊有顶装甲板,炮塔和火炮总重13t,炮塔座圈直2300mm。车长指挥塔在炮塔顶装甲右边,左边是装填手出入舱口,炮塔两侧外部带有装甲储物箱,左侧开有1个补弹孔,多数坦克炮塔后面有1个储物架。炮长在火炮右侧,车长在炮长后上方,装填手在火炮左侧。早期生产的MK3型坦克炮塔后部有1个安全口。车长指挥塔可以由车长手摇机构进行360°旋转,其上有1个双开式舱盖、1个带弹道分划的潜望式瞄准镜和7个潜望观察镜,车长位置处可以安装1个红光探照灯。装填手舱口有1个前后对开的双扇舱盖和1个潜望式观察镜。

逊邱伦坦克型演变

逊邱伦坦克

(1945~1962年)

逊邱伦MK1坦克

(1946~1948年)

逊邱伦MK2坦克

(1945~1948年)

逊邱伦MK3坦克

(1947~1956年)

逊邱伦MK4坦克

逊邱伦MK5坦克-----------------逊邱伦MK5/1坦克

(1955~1958年)-----逊邱伦MK5/2坦克

逊邱伦MK6坦克-----------------逊邱伦MK6/1坦克

-----逊邱伦MK6/2坦克

逊邱伦MK7坦克-----------------逊邱伦MK7/1坦克

(1953~1960年)-----逊邱伦MK7/2

逊邱伦MK8坦克-----------------逊邱伦MK8/1坦克

(1955~1960年)-----逊邱伦MK8/2坦克

逊邱伦MK9坦克-----------------逊邱伦MK9/1坦克

----逊邱伦MK9/2坦克

逊邱伦MK10坦克----------------逊邱伦MK10/1坦克

----逊邱伦MK10/2坦克

逊邱伦K11坦克

逊邱伦MK12坦克

逊邱伦MK13坦克

逊邱伦坦克的变型车和改装型

---逊邱伦(MK5)架桥车(FV4002)

---逊邱伦(MK5)架桥车ABK(FV4016)

---逊邱伦(MK2)培训甲抢救车(FV4006)

---逊邱伦(MK5)皇家工程兵突击车(FV4003)

---逊邱伦滩头装甲抢救车(FV4018)

---逊邱伦靶车

逊邱伦坦克----------------维克斯公司改进的逊邱伦坦克

---逊邱伦自行高炮

---澳大利亚逊邱伦坦克

---丹麦逊邱伦坦克

---以色列逊邱伦坦克

---约旦逊邱伦坦克

---南非逊邱伦坦克

---瑞典逊邱伦坦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