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镇
基本概况吴起镇地处吴起县中部,为全县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东西宽25公里,南北长30公里,总面积383.7平方公里。吴起世代相传为魏国大将吴起(约前400年)在此屯兵驻守而得名。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成为长征落脚点而名播中外。
历史沿革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靖边县首置吴起镇。1934年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将此辟为苏区,1935年10月19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进入苏区大门——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结束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在此部署和指挥了吴起镇战斗,歼灭了尾追之敌一个骑兵团 ,击溃了3个骑兵团 ,使反动派对中央红军的“围剿”彻底破产,从而巩固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现为吴旗县人民政府驻地。有会师地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革命纪念地。后称吴旗镇。
自然资源吴起镇辖18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6个居委会,总人口28783人。境内山地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石料石油和机砖等自然资源。镇内有大型市场4个,功能齐备;电力充足,邮政通信网络健全;饮食、住宿等服务相互配套,是投资、旅游、经商的理想之地。
自然条件该镇有吴起县白菜心之称,川地(含水地)面积大,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吴起镇地处洛河两岸,七条大川(宁赛川、二道川、乱石头川、头道川、三道川、杨青川、颗颗川)之口,最高山岭海拔1663.5米,最低河谷地带海拔1247米。地势均向洛河倾斜,谷宽梁长。全镇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川台、坝地为1.4万亩(水浇地780亩),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为全县粮食、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特色产业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借蔬菜和造林种草,建设秀美山川发展优势,围绕植树种草、舍饲养畜、发展产业、优化结构、促进增收、保持稳定,坚持建设三型农业为主的特色经济不动摇的工作思路,四大基础工程建设初具规模,即城郊型效益工程、林牧增收工程、科技增产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多轮驱动、多轨运行的模式,采取村办、户办、联办的方式,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共种植冬暖式日光接温塑料大棚菜151棚,小弓棚988棚,基本缓解了县城冬菜外调的矛盾,成为全县菜篮子基地,同时,还栽植优质葡萄、大桃、梨等,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该镇酿造厂生产的荞麦香醋驰名全国,羊肉系列深加工产品已打开市场,深受用户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