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利他:恰好与侵犯相反,是为了使别人获得方便与利益,而不图报的助人为乐的行为,出于自觉自愿的一种利他精神的有益于社会的行为。 人们通过采取某种行动,—方面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又帮助了别人;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不惜放弃自己的需要来满足别人的愿望。

利他行为的性质(1)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待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

(2)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与利他行为都是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但利他的层次更高,因为这种行为不企求回报。利他者认为帮助别人是其出自内心的义务。

(3)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其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利他的原因(1)社会生物学观点:利他是动物以个体的“自我牺牲”换取物种存在和延续的一种本能。

(2)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的减小。交互性规范是社会交换的基本原

则。

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使个体心情愉悦,往往会增加利他,而噪音等恶劣环境因素会减少利他。

(2)社会情境: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的影响,在场人数越多,利他越少,独自一个时个体利他的可能性反而增加。这是由于他人在场,导致去个性化,使个体责任意识丧失;或者导致责任扩散。如果情境中出现助人行为的榜样,会产生示范效应,增加人们的利他行为。

(3)时间压力:时间紧张时会难于利他。

(4)利他对象的特点:被帮助者与利他者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或更有吸引力的人,更容易让人产生利他。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1)心境:个体心情愉悦时对他人及事物往往有积极的看法,容易出现利他行为。

(2)内疚:个体做错了事感到内疚时,倾向于补偿,以减少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

(3)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移情能力与自我监控力也与利他呈正相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