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才常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唐才常

姓名:唐才常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湖南浏阳

出生年:1867年

牺牲日期:1900年8月22日

清末维新派领袖。字黻丞,佛尘。湖南浏阳人。贡生出身。早年就读于长沙校经书院、岳麓书院及武昌两湖书院。1894年肄业于两湖书院。中日甲午战争后,积极主张变法维新。光绪二十三年(1897)与谭嗣同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在长沙办时务学堂,编辑《湘学报》。次年又创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1898年,与谭嗣同创办南学会、群萌学会,成为南方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同年夏,欲赴北京参与新政,行至汉口,得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维新失败后逃往日本,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人接触。二十五年,与兴中会毕永年合作,准备联络长江沿岸会党起事。同年冬回国。1900年在上海组织正气会,后改名为自立会,联络长江中下游会党,入会者达10余万人。自任总司令,设总机关于汉口。7月,又邀结社会名流和会党首领在上海张园召开国会(亦名“中国议会”),容闳和严复正副会长,唐才常任总干事,宣布“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拥护光绪帝当政。会后赴汉口,组织自立军,任诸军督办,拟于8月9日起义。因待康有为汇款接济,起义延期。8月21日晚被张之洞逮捕,次日被害。著有《觉颠冥斋内言》等。有《唐才常集》。

唐才常
右二:唐才常

出生于塾师家庭,自少好读书,却“不为章句所束缚,究心实学,尤娴于中西史乘”。1886年,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告捷,考入秀才。次年因家贫,应聘为家馆教读。1887年到1891年间,肄业于长沙校经书院和岳麓书院。1892年春,至成都学署,帮助四川学政瞿鸿?评阅各州县试卷并课其子女。次年返湘,秋间受聘欧阳中鹄家塾教读。1894年,随谭嗣同去湖北,考入武昌两湖书院为内课生,通过课艺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所论多切中时弊。还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和学风,反对空文误国。此时他已开始转为推崇经今文学,宣传“素王改制”的理论。其目的在于以今文学的微言大义、孔子改制作为变法的理论根据。甲午战争爆发后,认识到清政府腐败,认为要挽救国家危亡,必须变法维新。在给欧阳中鹄的信中,主张中国应以周、孔之道植其根本,学习西方综核名实,以求变通,将来可以抗雄欧美各国;如再不变法,万无幸存之理。特自号为讲?子,“表示除旧布新,变法图强的意愿”。又撰《孟子言三宝为当今治国要务说》,全面阐述变法主张,说土地、人民、政事是孟子所说的三宝,治理好这三者,国家就可以富强。他首先致力于浏阳和湖南的改革,积极倡议在浏阳建立格致书院,敦清欧阳中鹄出面主持;致书浏阳士绅建议购买洋枪,开办算学馆。1897年初,从湖北返回湖南,常住长沙,积极联系官绅及知识界,以图推行新政。此时康有为领导的维新运动正在兴起,他与谭嗣同积极投入这一运动,竭力推动湖南维新事业的发展。4月协助江标创办《湘学新报》旬刊(半年后改名为《湘学报》),大力宣传变法。内容分史学、掌故、时务、舆地、算学、商学、交涉等栏目。他亲任总编辑兼史学、时务、交涉三栏编辑和撰稿工作。同年参与筹备创办湖南时务学堂,议订章程计划。次年春,被聘为中文分教习,常以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的言论启迪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出一批优秀青年。1898年正月,与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成立南学会,拟先从湖南发动,然后联合南方各省志士,相与讲求爱国救亡之道。不久,南学会创办《湘报》(日报),他任董事之一兼主编。先后在《湘学报》和《湘报》上发表文章30余篇,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民权学说,鼓吹维新变法,企图“以文字改良社会”,实现变法理想。他对八股贴括的时文恨之入骨,撰《时文流毒中国论》予以抨击。还从爱国主义立场出发,揭露列强侵华罪行。4月,与同人创办群萌学会。戊戌变法前夕,应谭嗣同电召,欲赴北京参与新政,行抵武汉,闻政变猝发,六君子遇难,悲愤满腔。遂先返回湖南,接着去上海,继而周游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联络侨胞。在东京拜会康有为,与康梁等共谋救国之策。1899年正月初还乡,不久抵达上海,主编《亚东时报》,抨击顽固派,继续宣传维新变法。是年夏,决心“树大节,倡大难,行大改革”。秋间赴日本,在横滨会见孙中山,共商湘鄂及长江流域起义的计划,及与康有为派合作问题。旋与梁启超、林圭、秦力山、吴禄贞等在东京集会,商讨起义办法。决定以会党为起义的基本力量,夺取武汉为基地;推林圭为首回国负责联络会党,组织起义军,康梁在海外筹款接济,由他负总责。同年冬回到上海,广泛联络有影响的知名人士,以日本人田野桔次的名义,设立东文译社,作为秘密活动机关。不久发起成立正气会,其宗旨是爱国忠君、反清灭洋,同时筹划武装勤王。1900年正月初,正气会改名为自立会,其武装称自立军,仿照会党建立山堂、发行布票的传统组织办法,在沪成立富有山堂,他为副龙头。数月间,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会党、农民和军人加入自立会者,达十余万人。在此基础上,林圭建自立军七军,约2万人,奉他为总统兼总粮台,在汉口英租界设立指挥机关。是年6月,八国联军入侵,义和团奋勇抗击侵略者。他认为“此时此机,绝大题目,万不可失”,遂于7月上旬,邀集上海维新人士、社会名流在英租界张园召开国会,宣布三条宗旨:保全中国自立之权,创造新自立国;决定不认满清政府有统治中国之权;清光绪帝复群。举容闳为会长,严复为副会长,他自任总干事,定名为中国议会,设总会于上海、分会于武汉。企图在起义成功后,以此议会做为新政权议事的基础,为筹建新国家做准备,并以国会的名义草拟了《对外宣言》、《安民告示》等文告,准备起义时用。会后分头布置,确定8月9日各路自立军在汉口、汉阳及皖、赣、湘各地同时举义。但由于康有为的海外汇款迟迟未到,起义因而一再延期,自立军内部亦出现分裂,形势十分紧张。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慈禧挟光绪帝出逃,他与林圭商议决定利用这个时机,于21日发动起义。但就在这一天,湖广总督张之洞先发制人,派兵入汉口英租界,将他与林圭、傅慈祥等30余人逮捕。在法庭上,他历数慈禧太后罪状,言事既不成,有死而已。并留下绝命诗:“徒劳口舌难为我,剩好头颅付与谁?慷慨临刑真快事,英雄结束总如斯”。22日在武昌紫阳湖畔英勇就义。著有《觉颠冥斋内言》四卷等。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唐才常集》。

七尺微躯酬故友,一腔热血溅荒丘!

浏阳的才常路谭烈士专祠照片

唐才常
浏阳才常路谭烈士专祠照片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