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文化骨牙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河姆渡文化,为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县河姆渡而得名。主要分布于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东达舟山岛。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骨牙器制作较发达,有耜、镞、鱼镖、哨、锥、针、管状针、匕、柄匕、梭形器等各种器物,广泛使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有笄、管、坠、珠等装饰品;还有碟形器(原料有木、石、骨、象牙4种)、靴形器等暂不明用途的器物。磨制精细,少数有柄骨匕、骨笄上雕刻图案花纹或双头连体鸟纹,为精美实用的工艺品。另有20余件象牙制品,其中刻有双鸟朝阳图像的碟形器、凤鸟形匕状器、雕刻编织纹和似蚕纹的小盅等,显示了当时的技艺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