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词语【词目】:细雨

【拼音】:xì yǔ

【详细解释】:

小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湘东王首夏诗》:“冷风杂细雨,垂云助麦凉。” 唐刘长卿《别严士元》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宋陆游《小园》诗:“点点水纹迎细雨,疎疎篱影界斜阳。”茅盾《子夜》十九:“现在是蒙蒙细雨,如烟如雾。”

2.诗词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言绝句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七阳;可"三江七阳"通押。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

【注释】:

1.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2.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3.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4.萧萧,清凉的感觉。

【简析】: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

接下来,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意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逗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意态的虚拟摹想,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微雨》偏于写实作风,本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象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接下来,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萧萧,清凉的感觉。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意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逗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意态的虚拟摹想,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