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漏
【词意探源】:意指水下漏。《聊斋志异·钱卜巫》:“器有渗漏,泻注他器。”;也比喻走漏、耗蚀。《宋史·蔡洸传》:“洸常言财无渗漏,则不胜用。”
【基本解释】
1. [seepage]∶气体或液体通过孔隙流失
很多溪流在某些地段因渗漏而失水
2. [corrode]∶侵蚀
3. [loss]∶损耗
【详细解释】
1. 水渗透滴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 景 ﹞疏决壅积,十里一水门,更相回注,无复渗漏之患。” 元 耶律楚材 《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之二:“破船无渗漏,流水不能沉。”谢觉哉《不惑集·勤俭持家与勤俭建国的关系》:“如果小河里的水都被渗漏掉了,不流或少流到大河里去,大河里水浅了,不能发挥灌溉航运的效益,整个流域就无法润泽起来。”
2. 喻财务上的漏洞、耗蚀。
宋陈亮《章夫人田氏墓志铭》:“夫人不使户内有一毫渗漏,以发越其志而昌其家。”《宋史·蔡洸传》:“ 洸 常言财无渗漏,则不胜用。” 张篁溪 《记自立会》:“公举会计司一员,专管银钱出纳之事……但能办事妥贴,无丝毫苟且渗漏者,可公议重袭其任。”
3. 喻文字、语言上的破绽。
《朱子语类》卷六八:“《易》言‘元者,善之长’,说最亲切,无渗漏。” 明李贽《答邓石阳书》:“昨者复书‘真空’十六字,已说得无渗漏矣。” 清 栖霞居士 《<花月痕>第四回评语》:“其文前开后合,无一笔渗漏,却不见局促。”
渗漏:建筑物的屋面、地面、墙面及管线外表面,在水压作用下若出现水滴或水流称为漏水;若只出现润湿称为渗水。漏水和渗水现象统称为渗漏。
渗漏是能量或物质扩散到容器外面的过程。 在化学, 渗漏带有化学药品从容器漏出的意思; 而在电子学, 渗漏则指能量逐渐从储有高化学能的电池或电容漏出。
【电子学】
在电子学里, 渗漏是用在电容的电介质材料的一个特性, 亦称电介质渗漏。 这是电介质材料的有限电阻和通过它的电压造成的电流(称为渗漏电流)。这导致电容器随时间释放能量,有如在满水的桶上凿一个孔, 孔的大小与漏水速度成正比 。
电介质材料可以被制成低漏出量, 哪些可能必需为某种电子应用譬如样品和举行电路。
【化学】
在化学, 渗漏是物质逐渐通过容器的孔洞流失的过程。如果渗漏的材料有害或带腐蚀性,渗漏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结果。
锌碳电池是容易渗漏物的例子。电池里面的电解质经常漏到在电池壳外面并且对电子产品造成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