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压公式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光照到物体表面时施予表面的压力。J.开普勒在解释彗尾的形成时就已提出了光压概念。J.C.麦克斯韦根据电磁理论解释了光压现象,并算出了光压的值。当平行光垂直照射物体时,单位面积所受光压为P=I(1+R)/c,式中I为单位时间垂直入射到单位面积的光能量,R为表面的能量反射率,c为真空中的光速。光子概念提出后,也可用光的粒子性来解释光压现象。光子具有动量hv/c,入射到表面后或被吸收或被反射,入射前光子的总动量与入射后的总动量之差等于表面所受冲量,这样算出的光压公式与麦克斯韦的公式一致。对光压的首次实验测量是由俄国物理学家P.N.列别捷夫于1899年完成的。

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彗星中的尘埃和气体分子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光压作用而产生了彗尾,彗尾永远指向太阳的反方向。维持恒星稳定的因素除万有引力和内部压力外,内部辐射所产生的光压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当光子被吸收,传递给物质hv/c的动量,当光子被反射,则传递给之2hv/c的动量。太阳帆便利用这一原理。

光对被照射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叫光压。也称为辐射压强。当物体完全吸收正入射的光辐射时,光压等于光波的能量密度;若物体是完全反射体,则光压等于光波能量密度的2倍。这个关系可以由经典电磁理论得到,也可以直接由光的量子理论得到。麦克斯韦依据经典电磁理论首先指出了光压的存在。1899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用实验测得了光压,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光压的存在说明了电磁波具有动量,因而是电磁场物质性的有力证明。爱因斯坦光子假设又进一步说明了光压存在的合理性。

光压很小,如果阳光直射到地面,并且光被地面全部吸收,那么地面所感受到的光压也只有4.5×10-6帕。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