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音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舌根音是按发音部位分类的一类辅音。

汉语中,“舌根音”往往指“舌面后音”(软腭音)。但在一般语音学家的术语里,“舌根”位于“舌面后部”的后下方,与“咽壁”等被动发音部位相对。

舌根音,就是利用舌根隆起抵住软腭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

在发g时,软腭上升,舌根隆起抵住软腭,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根下降,脱离软腭,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k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g同,只是在发k时,冲出的气流比发g时要强许多。g是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是舌根送气清塞音。

在发h时,软腭上升,挡住气流的鼻腔通路,舌根隆起,与软腭之间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h是舌根清擦音。

在发-ng时,软腭下垂,舌根隆起抵住软腭,封闭气流的口腔通路,气流从鼻腔泄出,同时振动声带成声。-ng是舌根浊鼻音。在普通话中,-ng不是声母,仅作为后鼻韵母的韵尾。

在一些方言中,h与f会相混;学习普通话,要注意区分这两个音。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