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中国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闲话中国人

作者:易中天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753212018X

印次:5

纸张:胶版纸 出版日期:2003-2-1

字数:206000

版次:2

故事简介:

中国的神就不同。造人的是女娲娘娘,而且并不单造一男一女,一造就是一大群。造出来以后,老太太就乐呵呵地看着他们生育繁衍,自己躺在云里雾里安享那天伦之乐。至于吃饭的问题,则留给另一位“准神”去解决。这位“准神”就是伏羲。伏羲究竟是人还是神,不大说得清楚,大约是半人半神吧!但可以肯定他是一个厨子,或者曾经当过厨子,要不就是“司务长 ”。伏羲又叫庖牺。庖就是庖厨,牺就是牺牲。主管庖厨和牺牲的,不是红案就是白案。史书上说他“教民渔猎畜牧”,说了归齐也就是解决了大家的吃饭问题,自然功莫大焉。于是这个“伙头军”和“大师傅”的地位便越弄越高,弄到最后,就连造人的女娲,也居然成了他的太太,甚至还有说伏羲和女娲由兄妹而夫妻者。这就不能不说是把“饮食”看得比“男女”还重要了。 我们知道,神的职能无非是满足人的需要。有什么样的人和人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神。古希腊奥林帕斯山上的“诸神”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呢?也就是打情骂俏寻欢作乐捎带着争风吃醋罢了。中国的神、神王或先圣就辛苦得多。比如伏羲要发明捕鸟兽的网和捕鱼的罟,神农则要发明种地的耜和耒。反正得想办法让老百姓把肚子吃饱,老百姓才会尊你为神为圣。这就叫“ 民以食为天”。 世界上还有比天大的吗?没有。中国人既然以食为天,则“悠悠万事,唯此为大”,甚至“普天之下,莫非一吃”。 难怪中国人要把什么都看成吃,说成吃了。 泛食主义 的确,中国文化有一种“泛食主义”倾向。 首先,人就是“口”,叫人口。人口有时候也叫人丁。或者男人叫丁,女人叫口。但不管女人男人,也都可以叫人口。人既然是口,谋生也就叫“ 糊口”,职业和工作也就是“饭碗”。干什么工作,就叫吃什么饭。修鞋补锅是吃手艺饭,说书卖唱是吃开口饭,当教书匠是吃粉笔灰,出租房屋是吃瓦片儿。总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自己不谋生,靠积蓄过日子,就叫“吃老本”,粤语叫“食谷种”。老本总有“吃”完的一天,就叫“坐吃山空”。

图书目录

闲话《闲话中国人》(代序)

李树林引言

第一章 饮食

一 民以食为天

二 生命与血缘

三 请客吃饭这谜

四 烟、酒、茶

第二章 服饰

一 文明与野蛮

二 道德与礼仪

三 非凡意义

四 时尚问题

第三章 面子

一 命之所系

二 面子丢失之后

三 吃得天与玩得转

四 面具、角色、戏剧性

第四章 人情

一 面子与人情

二 人情法则

三 做人问题

四 良心、义气、人情味

第五章 单位

一 单位之谜

二 公与平

三 窝里斗揭秘

四 告别单位

第六章 家庭

一 家为国之本

二 差异与等级

三 泛伦理

四 官本位第

七章 婚恋

一 无爱的婚姻

二 子女问题

三 大男大女

四 当代婚恋

第八章 友谊

一 真情所系

二 交友三昧

三 任侠与清高

四 圈子

第九章 闲话

一 所谓闲话

二 闲话不闲

三 男人和女人

四 闲话心理

原版后记

新版后记

三版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