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词语原意串联 chuànlián

establish ties;contact;为了共同的行动,进行联系。

例如:土改后,他们就串联了几户农民,组织了一个互助组。

电工用语串联连接(series connection)∶

电路中的元件或部件排列得使电流全部通过每一部件或元件而不分流的一种电路连接方式。

串联

串联是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将各用电器串联起来组成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用电器的电流都相等。

串联电路的特点:

1.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I总 = I1 = I2 = I3 =……= In

2.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4. 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串联电容器的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n

6. 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以外,其余各物理量之间均成正比:(电流做的功指在通电相同时间内的大小) R1∶R2=U1∶U2=P1∶P2=W1∶W2=Q1∶Q2 。

7. 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8. 在一个电路中, 若想控制所有电路, 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

9. 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 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文革用语又称大串联,革命串联,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或各地互相之间交流革命经验的活动。

从1966年9月5日起,全国大、中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大串联”,到全国各地点燃“革命火种”。这种数以千万人计的乘车、吃饭、住宿都不要钱的“大串联”,给铁路运输和国民经济带来极大的压力,造成秩序严重混乱。而且,这种串联活动使各地的文革和派系斗争更为激化,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混乱。

在近年国内的历史类正式出版物中,还曾看到“串联”与“访问”、“开座谈会”等词条并列出现,作为一种调查方法,用以描述1955年民盟(新中国成立后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对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状况的一次调查。这说明,“串联”作为一种活动和称谓,很可能远早于文革就已出现,尽管到了文革后,它的词义、内涵发生了变化。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