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夏希清真寺

巴德夏希清真寺是巴基斯坦伊斯兰教最大的清真寺。“巴德夏希”是波斯语“国王”的音译,故又称“皇家清真寺”。
该寺位于拉合尔古城北部,为印度莫卧儿王朝皇帝穆哈依·乌德丁·穆罕默德·阿迈提尔(1658年~1707年)于1673年~1674年主持建成。18世纪遭英国殖民主义者破坏,1856年由穆斯林收回,1961年巴基斯坦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
寺院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基本上为阿拉伯建筑风格。寺前是宽阔的草坪,右侧为大理石结构的巴基斯坦著名诗人和思想家伊克巴尔的陵墓。寺院位于高陡地势,外观宏伟壮丽,整个建筑由拱门、广场、礼拜殿3部分组成。拱门高大,围墙由红砂岩砌成。登上22级红色台阶,进入寺院内,为一南北长160米、东西宽159米的方形大理石广场,可供5万人同时作礼拜。广场正中有一见方的水池,供穆斯林做净礼用。主体建筑礼拜大殿位于广场西侧,呈长方形,殿顶中央和两侧建有3个圆顶,正中大圆顶高约18米。圆顶上有3只巨大银球在阳光下光芒四射,同围墙四周的4座高57米的乳白色宣礼尖塔形成一体。礼拜殿的圆顶上,镌刻着各种美丽的花纹和涂金粉的《古兰经》文,光彩夺目。殿内大理石铺地,凹壁由红色砖石砌成,别具匠心。墙壁的瓷嵌饰带,具有浓厚的波斯和莫卧儿风格。大殿中间正门高阔,两侧各有5个旁门,内有走廊相通。寺内珍藏有用金丝线绣成的长45厘米、宽30厘米、计30卷1228页的阿拉伯文《古兰经》,蝌蚪似的经文绣在天蓝色锦缎上,绣工极为精湛。据传寺内还藏有先知穆罕默德的披风、法蒂玛的手帕及阿里手抄的《古兰经》珍本等大量伊斯兰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