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征噶尔丹军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清朝康熙皇帝三次亲征蒙古准噶尔部割据势力。准噶尔部游牧于中国西北边陲的额尔齐斯河至伊犁河流域,系蒙古族分支。1671年,准噶尔部在噶尔丹的统治下,势力迅速扩展至天山南北,对喀尔喀蒙古和青海、西藏构成严重威胁。清廷康熙皇帝多次抚谕,仍不能制止。1690年,准噶尔军队借口追击喀尔喀蒙古,在沙皇俄国的支持下,兵锋指向北京。为此,康熙皇帝下令亲征,以两路大军分进合击,在乌兰布通之战中大败准噶尔军,取得第一次亲征的胜利。噶尔丹不甘兵败,图谋再举,于1696年再次进犯喀尔喀蒙古。康熙帝统兵9万人第二次亲征,以三路大军反击,大败准噶尔军于昭莫多(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图拉河上游的南岸),噶尔丹惨败而逃。清军虽然取得重大胜利,但因噶尔丹逃遁,终存心腹之患。康熙皇帝认为"一日不可姑留",必须"速行剿灭",便于1697年春,第三次出兵追剿。噶尔丹残部走投无路,沙俄也不敢再公开支持,噶尔丹最后"饮药自尽"。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