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0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维生素K

相关概述人体需要量少、新生儿却极易缺乏的维生素K,是促进血液正常凝固及骨骼生长的重要维生素。深绿色蔬菜及优酪乳是日常饮食中容易取得的维生素K补给品。

人体维生素 K 的需要量非常少,但它却是维护血液功能正常凝固,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还可防止内出血及痔疮。经常流鼻血的人,应该多从天然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即从绿色植物中提取的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的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需要胆汁协助,水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需要胆汁。

生理功能维生素K控制血液凝结。维生素K是四种凝血蛋白(凝血酶原、转变加速因子、抗血友病因子和司徒因子)在肝内合成必不可少的物质。缺乏维生素K会延迟血液凝固;引起新生儿出血即使供给大量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2的天然形式也不会中毒。

日推荐量组 别 年龄(岁) 维生素K(微克)

婴 儿 0--1 10--20

儿童和青少年 1--11 11-60

11以上 50--100

成 人 70--140

食物来源* 牛肝、鱼肝油、蛋黄、乳酪、优酪乳、优格、海藻、紫花苜蓿、菠菜、甘蓝菜、莴苣、花椰菜,豌豆、香菜、大豆油,螺旋藻,藕

补给须知* 会损害肝脏功能,肝病患者不宜服用;

* 孕妇及授乳妇女避免大量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

* X光、放射线、冷冻加工、阿司匹林及空气污染都是维生素K的天敌;

* 如果使用抗生素,造成肠内细菌数量减少或功能降低,维生素K便会相对不足;

* 同时摄取维生素K(即使来源为天然食物),将使抗血液凝固剂的药性产生反效果;

* 服用维生素K补充品后如有脸泛红、发红疹、肠胃不适、皮肤搔养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用,并请医师诊治。

主要功能* 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

* 预防内出血及痔疮;

* 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

* 促进血液正常凝固。

缺乏症状* 新生儿出血疾病,如吐血、肠子、脐带及包皮部位出血;

* 成人不正常凝血,导致牙龈出血、流鼻血、尿血、胃出血及瘀血等症状;

* 低凝血酶原症,症状为血液凝固时间延长、皮下出血;

* 小儿慢性肠炎;

* 热带性下痢。

需求族群* 经常流鼻血者;

* 近期有严重灼伤或外伤者;

* 正服用抗生素者;

* 早产婴儿;

* 缺乏足够胆汁吸收脂肪者(需经由注射补充);

* 慢性胆囊炎患者。

日服用量* 婴儿因假设肠内尚无细菌可合成维生素K,建议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2mcg的量,一般成年人一天约自食物中摄取每公斤体重1mcg~2mcg的量便足够。

代谢吸收维生素K从小肠吸收进入淋巴系统或肝门循环,吸收后与乳糜微粒结合,使之转运到肝脏,最后主要以尿液和粪便的形式排出。维生素K的吸收取决于正常的胰腺和胆道功能,凡能影响脂肪吸收情况(例如,膳食矿物油、胰腺外分泌功能失调,胆汁淤滞)都会损害维生素K的肠内吸收。其吸收率变化范围很广,在10%和80% 之间,主要取决于维生素K的来源及所服用维生素K的赋形剂。

基本性质维生素的一种,黄色油状液体或固体,溶于油脂。能控制血液凝结,绿色蔬菜含量较多。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