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军录马东林烈士狱中遗诗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严军录马东林烈士狱中遗诗

马放东林,摇尾嚼草;

人囚西牢,卧薪尝胆。

作者简介:

马东林(1906—1928)浙江嵊州人。杭州市早期农民运动的领导人。1924年参加国民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西湖区委书记兼武装部长、浙江省委特派员、候补委员、杭县县委常委。1928年2月8日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壮烈牺牲。

作品赏析:

人囚西牢 卧薪尝胆

文学中,诗歌是最宜于言志抒情的,历来如此。即使是在黑牢里,不同时代的人们也往往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因得罪武则天而打入牢房,曾写有一首《咏蝉》的诗,其实就是借蝉来倾吐自己身陷圄囹的心境。“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骆宾王觉得自己高洁得就像一只不食人间烟火的鸣蝉,可是有谁能理解他呢?可见当时骆宾王心境之凄苦。

在杭州的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黑牢里,留下过许多革命志士的诗歌,其中有一首《狱中咏怀》是这样写的:“马放东林,摇尾嚼草。人囚西牢,卧薪尝胆”。这是一个叫马东林的共产党人所作,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4岁的年轮上。可以说,这短短的16字的绝唱,就像他年华一样血气方刚,掷地有声。

这是一首四言诗,如果从诗的形式上说,四言诗的起源很早,差不多可以从《诗经》说起,许多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四言诗,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但诗歌也是随着社会同步的,近代作四言诗的人越来越少,从这个角度上说,这首《狱中咏怀》是很有个性的一首诗。

“马放东林”,如果从鉴赏的意义上说,出现的是文学形象。可以这样去想象,阳光下,绿草如茵,马儿在林子里自由的漫步,愉快的觅食。“摇尾嚼草”,对马来说称得上是幸福的极致。于是作者在为我们勾勒这样一个画图,这是一匹和平的马,一匹闲逸的马,也是一匹自由自在的马。由于作者的名字叫马东林,这句诗从修辞的角度来说,也许又有多种解释,或隐喻,或相关、或谐音。

马儿的状态,对作者是诱人的。因为作者身边的一切是那样的阴暗,阴暗的令人窒息,作者在滑下深渊,作者是囚禁在死牢里。难道作者永远不能走进那美丽的“东林”?并非如此,只要能低下头来,只要抛弃信仰,你就能去“东林”自由地漫步,你就能去“摇尾嚼草”。

对换取生命的代价,对得到自由的代价,作者是断然否定,作者是断然拒绝的。“人囚西牢,卧薪尝胆”。“西牢”暗无天日,但仍有理想的光辉。革命会有挫折,但胜利必将到来。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发生在越国,古人尚且如此,况我共产党人?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为了美好的明天,可以把牢底坐穿,可以把热血洒尽,决不背叛马克思主义信仰,因为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这就是作者《狱中咏怀》的全部含义吧。

跋文:严军(1934——),浙江金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浙江省书协篆刻创作委员会顾问,金华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本篇书体为隶书。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