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介棠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潘介棠烈士

潘介棠(1894-1929.8),湖南省浏阳县人。出生于一个清末秀才之家。1917年毕业于湖南高等师范。1918年弃文从武,考入南京国术研究班,专心学习武术。从国术研究班毕业后,曾拒绝何键的高薪聘请,回到家乡浏阳在金江学校当一名清贫的教员。1921年在夏明翰等人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4年执教于长沙衡湘中学,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4年夏受党组织派遣赴湘西保靖县任4县联合中学教员,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26年回到浏阳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1927年初出任浏阳县教育局局长。利用全县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机会,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全县各地普遍开办平民夜校、女子职业学校,并规定全县小学一律采用共产党人李六如编写的《平民读本》,以及结合儿童实际和斗争实际的自编教材。同年3月,被推选为浏阳县惩治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庭长,参与领导全县惩治土豪劣绅的斗争。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马日事变”后,按照中共浏阳县委指示隐蔽转移。化名“剑凝”打入南京政府,担任逆产委员会办事员。1929年1月在南京被捕。不久被押解长沙,关进陆军监狱。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29年8月,被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识字岭,牺牲时35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