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文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楚雄文庙:位于城东隅鹿城小学内。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倾记,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统一布局。其格局与建筑风格均与全国相统一,分为东、中、西三区,即东厢、西厢,中区有崇圣殿、苍qIn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三元桥、伴池等。“其地势宏敞,与临安府(今建水)埒,谓之甲于全滇”。清咸丰十年(1860年),旋遭毁损,同治年间,再次重修。虽然规模远不及前,但“阶级置楚石栏杆,栽松柏,殿宇越觉辉煌’。

解放后,文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经损毁。现仅存苍颉殿、大成殿、大成门、三元桥、伴池等。其中大成殿保存较完好。

1985年,楚雄市人民政府拨专款10万余元,对文庙进行维修。经过维修的大成殿、大成门、伴池等,既保持了原文庙的建筑风格,又不失庄严典雅,壮观辉煌。1987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