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

表情的本质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人与人的相互合作越来越频繁和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联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密和多变,这就要求每个人一方面通过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价值关系,以便求得他人有效的合作;另一方面又通过识别他人的情感表达来及时、准确而有效地了解他人的价值关系,以便更好地与他人进行合作。
表情的方式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面部表情、语言声调表情和身体姿态表情。
一、面部表情
面部是最有效的表情器官,面部表情的发展在根本上来源于价值关系的发展,人类面部表情的丰富性来源于人类价值关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人的面部表情主要表现为眼、眉、嘴、鼻、面部肌肉的变化。
眼: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能够最直接、最完整、最深刻、最丰富地表现人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它能够冲破习俗的约束,自由地沟通彼此的心灵,能够创造无形的、适宜的情绪气氛,代替词汇贫乏的表达,促成无声的对话,使两颗心相互进行神秘的、直接的窥探。眼睛通常是情感的第一个自发表达者,透过眼睛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欢乐还是忧伤,是烦恼还是悠闲,是厌恶还是喜欢。从眼神中有时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是坦然还是心虚,是诚恳还是伪善:正眼视人,显得坦诚;躲避视线,显得心虚;乜斜着眼,显得轻佻。眼睛的瞳孔可以反映人的心理变化:当人看到有趣的或者心中喜爱的东西时,瞳孔就会扩大;而看到不喜欢的或者厌恶的东西,瞳孔就会缩小。目光可以委婉、含蓄、丰富地表达爱抚或推却、允诺或拒绝、央求或强制、讯问或回答、谴责或赞许、讥讽或同情、企盼或焦虑、厌恶或亲昵等复杂的思想和愿望。眼泪能够恰当地表达人的许多情感,如悲痛、欢乐、委屈、思念、温柔、依赖等。
眉:眉间的肌肉皱纹能够表达人的情感变化。柳眉倒竖表示愤怒,模眉冷对表示敌意,挤眉弄眼表示戏谑,低眉顺眼表示顺从,扬眉吐气表示畅快,眉头舒展表示宽慰,喜上眉梢表示愉悦。
嘴:嘴部表情主要体现在口形变化上。伤心时嘴角下撇,欢快时嘴角提升,委屈时撅起嘴巴,惊讶时张口结舌,忿恨时咬牙切齿,忍耐痛苦时咬住下唇。
鼻:厌恶时耸起鼻子,轻蔑时嗤之以鼻,愤怒时鼻孔张大,鼻翕抖动;紧张时鼻腔收缩,屏息敛气。
面部:面部肌肉松弛表明心情愉快、轻松、舒畅,肌肉紧张表明痛苦、严峻、严肃。
一般来说,面部各个器官是一个有机整体,协调一致地表达出同一种情感。当人感到尴尬、有难言之隐或想有所掩饰时,其五官将出现复杂而不和谐的表情。
二、语言声调表情
语言本身可以直接表达人的复杂情感,如果再配合以恰当的声调(如声音的强度、速度、声调、旋律等),就可以更加丰富、生动、完整、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状态,展现人的文化水平、价值取向和性格特征。
根据语言声调的不同特点可以判断人的情绪状态和性格特征:悲哀时语速慢,音调低,音域起伏较小,显得沉重而呆板;激动时声音高且尖,语速快,音域起伏较大,带有颤音;说话语速较快,口误又多的人被认为地位较低且又紧张;说话声音响亮,慢条斯理的人被认为地位较高、悠然自得;说话结结巴巴,语无伦次的人缺乏自信,或者言不由衷;男声中如带气息声,被认为较年青,富有朝气,富有艺术感;女声若带有气声,被认为美妙动人,富有女性味;平板的声音被认为冷漠、呆滞和畏缩;喉音使男性显得成熟、世故和老练,判断力强,但使女性失去魅力;女中音和男低音代表暴躁气质;女高音和男高音多属于活泼型的人;急剧的变调对比表达暴躁气质;音调的抑扬婉转显露活泼的天性,表明气质温和柔顺;旋律可以表达人的欢乐与苦闷,希望与企盼。
判断人的说话情绪和意图时,不仅要听他说些什么,还要听他怎样说,即从他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起伏、节奏、音域、转折、速度、腔调和口误中领会其“言外之意”。语言交谈能够沟通思想,促进相互了解,语言的声调使语言本身具有更多的感情色彩,从而揭示出人的思想、感情和意向的精微之处,而这非词汇所能完全表达的。任何事物都可以用最体面的语言来讲述,而不致于流于粗俗,问题只在于思想是否丰富,语言是否和谐、比喻是否恰当、礼貌是否周到、时机是否适当。
三、身体姿态表情
人的情感状态、能力特性和性格特征有时可以通过身体姿态来自发地或有意识地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身体姿态表情。当人处于强烈的兴奋、紧张、恐惧、愤怒等情感状态时,往往抑制不住身体姿态的表情变化,演员则经常通过夸张的身体姿态来有意识地表达角色的情感变化。
人的身体姿态表情是丰富多样的。正襟危坐可知其恭谨或紧张,坐立不安可知其焦急慌神,手舞足蹈可知其欢乐,捶胸顿足可知其懊恼,拍手时可知其兴奋,振臂时显得慷慨激昂,握拳时显得义愤填膺,搓手不停时表示心中烦躁不安。轻盈的脚步可看出心情愉快,沉重而不均匀的脚步表明处境不佳,迟缓的脚步表明心事重重,铿锵有力的脚步表明勇敢与坚强。昂首挺胸表明自信与自豪,点头哈腰表明顺从与谦恭,手忙脚乱表明心情紧张,全身擅抖又冒虚汗表明心虚害怕。
读音biǎo qíng
英语名词 brow
expression
facial expression
phiz
动词 express one's feelings
基本解释表情 biǎoqíng
[show one’s feeling] 通过姿势、态度等表达感情、情意
她脸上很会表情
表情 biǎoqíng
[expression]表达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
带着表情朗诵一首诗
充满热情或表情的眼睛
详细解释1. 表达感情、情意。
汉班固《白虎通·姓名》:“人所以相拜者何,所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之者也。”《金瓶梅词话》第三六回:“西门庆笑道:‘些须微赆,表情而已。’” 沙汀 《代理县长》:“他的动作活泼,脸孔很会表情,简直是‘要哭有哭,要笑有笑’的。”
2. 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感情。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三:“要完成一个表情,眉毛的一抬和手臂的一抬,同样是必要的。”夏衍《走险记》:“面部表情立刻和缓下来。”
人的表情人的表情就是指人通过姿势、态度等表达感情、情意。
之所以人有表情,是因为人有丰富的表情肌。表情肌,头肌的一类,能表现出表情。多在口裂和眼裂的周围,如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都是起自颅骨,止于皮肤,收缩时可改变眼裂和口裂的形状,皮肤出现皱纹,从而表现出喜、怒、哀、乐各种表情,还可以参与语言活动。颅顶肌后方以枕肌起于上项线,中部为帽状腱膜,前面以额肌止于额部皮肤,作用是牵动头皮向前后移动,也参与表情动作。因为人类交流的需要,所以人拥有了表情。
不同种族、不同国籍的人,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快乐、悲哀、静穆和狂怒等复杂、丰富的面部表情。通过他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变化。因此,人的面部通常被看做人的灵魂的一面镜子。人类复杂的表情变化都是在头部的眉、眼、嘴、鼻的动作变幻上体现出来的,它是人体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部位。而它们又是由面神经支配的皮肤、肌肉等一系列复杂的运动来完成的。一旦因为损伤和疾病,面部的皮肤、肌肉失去了面神经的支配,就会出现令人难以接受的面部表情。
达尔文《人类与动物的表情》
(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Animals and Man,1872)
英国达尔文(1809~1882)著。1872年出版。该著是作者继《物种起源》(1859)和《人类起源》(1872)之后,从情绪表现方面进一步论证人类和动物心理有连续性的进化论观点的名著。
书中提出了有用的联合、对立作用和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三条原理。他解释说:
1,愤怒时张牙露齿,恐怖时毛发竖直、心脏急跳等,这些表情动作对人类的动物祖先是有生物学意义的,它们是动物长期生活巩固下来的有用的习惯性联合。这些表情斗争因遗传保留在人身上,乍钪看起来,像是天生的人类表情,实际上则可能是靠某种生活方式逐渐获得的。
2,彼此对立的表情,如悲哀与欢乐,敌视与友爱等,它们是服从对立原理巩固下来的。
3,有些表情动作,强烈而不可控制,是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由于本书的论证,加强了生物进化论的论据和科学地位,使它和《物种起源》一起成为人类科学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也为当时的西方心理学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它使心理学从19世纪研究意识,发展到20世纪初研究智慧起源,进而发展到以研究行为为对象的机能主义心理学阶段,使西方心理学的思想主流进一步脱离哲学的束缚而成为生物科学,同时也使心理学走上生物学化的道路。
查尔斯、达尔文《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
(出版商:四川人民出版社 书价:¥19.80 出版时间:1999.05.01 )
内容介绍 一个多世纪以前,查尔斯.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问世,此论著的发表,奠定了达尔文在生物进化论的地位,使之成为生物化论的始祖,影响和改变着近代生物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多个领域。继《物种起源》之后,达尔文在对世界各大洲的土著及物种进行多年的考察之后,利用世界各地学者、友人提供的观察资料,又完成了另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人与动物的情感》。此著是对人类与动物的表情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并且使得对人类情感表达的研究从面相学进入了科学的殿堂,让人们更加真实深刻地了解人类与动物的种种心理活动与表情方式。 目录 序言第一章:情感表达的一般原则(上)第二章:情感表达的一般原则(中)第三章:情感表达的一般原则(下)第四章:动物的情感表达手段第五章:动物的特殊情感表达手段第六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一)苦恼与涕哭第七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二)忧郁、担心、悲哀、丧胆与绝望第八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三)喜悦、高兴、情爱、柔情、皈依第九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四)反省、默想、不高兴、不平、下决心第十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五)怨恨与愤怒第十一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六)侮辱、轻蔑、厌恶、过失、傲慢等无力忍耐、肯定、否定第十二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七)惊异、惊愕、恐怖、震骇第十三章:人的特殊情感表达(八)自己感到惭愧、羞耻、谦虚、赧颜第十四章:结论与摘要 片段 p130 第五章 动物的特殊表情 我们每次试着去做那些难做而且精细的小动作,例如以线穿针这样的动作时,一般都是竖上下唇,我认为这是为了不让呼吸影响我们的动作。但同一种动作,在猩猩身上我也曾见到过。可怜的小猩猩生病的时候而用手指关节捕杀衣柜上的苍蝇作为消遣,因为苍蝇嗡嗡地在周围飞行,要捕捉到非常不容易,于是每一次捕捉,它的嘴唇一定会紧紧闭上,而且同时稍微地突出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