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一、词语解释●服丧

拼音:fú sāng

释义:服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戴孝,通过穿孝服﹑佩黑纱或戴白花等形式对死去的长辈或平辈亲属表示哀悼。

详解:带孝守丧。《晏子春秋·外篇下二》:“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后汉书·桓典传》:“典独弃官收敛归葬,为丧三年,负土成坟,为立祠堂,尽礼而去。” 罗惇曧《文学源流》:“而墨子服丧三月,则薄葬短丧,皆夏制也。”

二、服丧制度中国古代服丧制度的规格、时间等等是按照严格的亲疏远近来制定的,从重到轻,依次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此之谓“五服”。

最重的是斩衰。衰同缞,读作cuI,是指用粗麻布做成的丧服。这种丧服不能锁边,要用刀子随手裁取几块粗麻布,胡乱拼凑缝合在一起,所以称为“斩衰”。这种丧服一穿就要穿三年,用于直系亲属和最亲近的人之间,比如儿子为父亲服丧,妻子为丈夫服丧。丧服之所以是胡乱拼凑的,意思是指最亲的人死了,我是多么的悲伤啊,连衣服都没有心情制作了,就让我胡乱披着几块麻布为您服丧吧。

其次是齐衰。“齐衰”是用生麻布做成的丧服,能锁边,把边缝齐,所以叫“齐衰”。这种丧服穿的时间长短不一,可以是三年,也可以是一年、五个月、三个月等等。比如为继母服丧是三年;孙子为祖父母服丧、丈夫为妻子服丧是一年;为曾祖父母服丧是五个月;为高祖父母服丧是三个月。

再次是大功。“大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比“齐衰”稍细,比“小功”稍粗。“功”同“工”,意思是做工很粗,故称“大功”。这种丧服要穿九个月。比如为堂兄弟、未婚的堂姊妹、已婚的姑、姊妹、侄女等服丧,已婚女为伯父、叔父、兄弟、侄、未婚姑、姊妹、侄女等服丧,都要穿这种丧服。

再次是小功。“小功”也是用熟麻布做成的丧服,比“大功”稍细,故称“小功”。这种丧服要穿五个月。比如为本宗的曾祖父母、堂姑母、已出嫁的堂姊妹等服丧,为母系一支中的外祖父母、母舅、母姨等服丧,都要穿这种丧服。

最轻的叫缌麻。缌读作sI,是指用细麻布做成的丧服。这种丧服只需穿三个月即可脱掉。比如为本宗的高祖父母、族兄弟、还没有出嫁的族姊妹等服丧,或者为外孙、外甥、岳父母等服丧,都要穿这种丧服。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