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文学运动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实验文学运动

Khit San Literature

20世纪30年代缅甸文坛上发生的一场改革文风的运

动,它对缅甸现代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其影响一

直延续到今日。在此之前,缅甸文坛流行的主要是韵律

严格的古体诗歌和由外国小说改写的小说,追求词藻,矫

揉造作,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仰光大学的一些青年不

满这种状况,开始探索适合于向大众宣传民主、自由思

想的文体与风格。他们接受了外国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作品以及缅甸古典碑铭文学和前辈作家的影响,在缅甸

爱国反帝运动的推动下,形成了这一运动。他们的作品

共同特点是:言简意赅,清新朴实,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

浪漫主义色彩。他们提倡写实。1936至1940年左右,他

们作品中反帝爱国的内容开始增多。诗歌采用自由体,

剧本不再用成段的诗文,而采用生动的对白,提倡用大

众语。这一运动持续了十年,直至40年代初期日本法西

斯开始侵略东南亚为止。实验文学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德

班貌瓦、佐基、敏杜温、貌廷、德格多貌丹新、固达等

人。有人认为吴登佩敏当时的作品也可归于这一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缅甸文学又从实验文学的基础上向

前发展了一步。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