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鉴
1、南宋官员赵鉴,字择善,济南章丘人。宋建炎二年进士,调庐州司理参军。是时江、淮方用兵,鉴弃官还乡里。齐国建,除历城丞,转长清令,皆剧邑难治,鉴政甚著。刘豫召见,迁直秘阁、提举泾原路弓箭手、兼提点本路刑狱公事,诫之曰:“边将多不法,可痛绳之。”原州守将武悍自用,以鉴年少易之,鉴发其奸,守将坐免,郡县闻风无敢犯者。齐废,除城阳军,改山东东路转运副使,摄行台左司郎中。行台宰相欲以故宋宦者权都水监,鉴曰:“误国阉竖,汴人视为寇仇,付以美官,将失人望。”遂不用。以母忧解职,天德初,起为济州刺史,移涿州。海陵召鉴入朝,应对失旨,遣还郡,俄除火山军,以病免。大定初,起宁海军。秋禾方熟,子方虫生,鉴出城行视,虫乃自死。再迁镇西军节度使,改河北西路转运使,致仕,卒。
2、明朝官员赵鉴(1453~1537),字克正,青州府寿光县(今山东省青州市高柳镇赵家营村)人。成化二十三年34岁考中进士,出任萧山县知县,创丁田相折法,百姓称便。后任广东道监察御史、南畿马政监、两淮盐法道等职。当他奉命巡按宣大时,敌人犯境,朝廷命平江伯陈锐率兵抵御,而陈锐兵迟迟不发,赵鉴上疏责陈并详细谋划了进军的方略,三军将士得以连战皆捷,击退敌人。
因太监刘瑾专权,愉赵鉴出任安庆府知府,又改任顺德府知府。刘瑾被诛后,他被先后提任浙江参政、陕西右布政使、右副都御使、甘肃巡抚等职。任职甘肃时,恰逢荒年,他一面请发国库银两赈贫,一面向富家借款施粥救急,很多贫民赖以存活。同时又命令州县拨给百姓耕牛、种子,以备耕作。他十分注意边防,开凿水渠,招募屯兵,并收复了部分土地。不久即调任大理寺卿、刑部尚书等职。1519年(明正德十四年),明宗室宁王朱宸濠叛,平息后株连很多,赵鉴请求只处置首恶,而释放被株连的无辜,因得活命者200余人。1526年(嘉靖五年)辞官获准,嘉靖皇帝赐五言诗一首以表嘉许。1537年(嘉靖十六年)去世后,赠太子太保,谥“康敏”。
3、云南省东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赵鉴 男,1943年12月16日生,云南昆明人。云南省东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原院长、副主任医师。1963年毕业于昆明医士学校。先后曾在上海、四川医学院、昆 明医学院学习,深造。曾任东川市卫生防疫站站长,东川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等职。医疗特 长与成就:从事职业病、职业中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工作多年。曾在四川医学院职业病院 学习进修。从事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治疗诊断工作,对乙肝的治疗上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