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张卫华

1、疏勒县委副书记男,汉族,1967年10月生,河南西平人,1993年9月入党,1985年1月参加工作,学历:在职研究生(2003年12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疏勒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历任职位:喀什市夏马勒巴格乡副乡长,喀什市良种场场长,喀什市夏马勒巴格乡党委书记,疏勒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任现职时间:2007年8月;任同级时间:2002年11月

2、西南交通大学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聘任岗位: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博士生导师。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科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1989年西南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一般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机车车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到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进行合作研究。现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牵引动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铁道学会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铁道学会高级会员。

张卫华教授长期从事机车车辆设计理论、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机车车辆试验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自1989年,参加筹建铁道部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主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机车车辆整车动态模拟大型试验台—滚动振动试验台.在研制过程中,首先科学论证了滚动和振动相结合是机车车辆性能预测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试验台的设计方案和关键技术,并负责试验台主要部分机械系统的设计、试验台系统调试工作,以及标定性研究和运用方法研究,使试验台完全满足机车车辆性能测试和性能优化试验要求,使我国成为继德国后,第二个可进行机车车辆全环境动态模拟试验的国家。试验台在我国高速、重载机车车辆的研制和铁路提速发挥了重要作用。机车车辆整车滚动振动试验台,1998年通过铁道部组织的成果鉴定。其成果同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教委“1998年高等学校十大技创新”称号,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卫华教授为该项成果的第二完成人。

张卫华教授还率先在我国系统开展电力机车受电弓——接触网系统动力学研究,提出高速机车受流弓网系统的理论计算模型,早在1991年就提出我国高速弓网系统的参数匹配,为我国提速列车受电弓的研制成功起到促进作用。张卫华教授积极倡导并实施开发代表机车车辆先进水平的机电式摆式列车,负责主持倾摆系统的研制。这一项目的研制成功,可实现在既有铁路线,特别是山区小半径曲线上的提速,将为我国既有线的全面提速发挥重要作用。张卫华教授最近又在我国率先提出机车车辆主动、半主动悬挂控制新技术的研究,主持该铁道部项目的研究。

张卫华教授1999年获得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要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第二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项,主持四川省基金项目2项、铁道部科技开发项目3项。另外还主持和参加大型机车车辆整车试验研究项目多项。先后在《铁道学报》、《机械工程学报》以及国际车辆动力学会议、国际重载会议和国际轮轨接触力学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由于张卫华教授在实验室建设和科研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1991年获四川省“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3年获得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和国家教委等部委联合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先进工作者——金牛奖”,1996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1998年获“茅以升铁道科技奖”,1999年获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称号,200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称号。

2007年5月13日晚在北京获得了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高奖——Thomas Hawksley金奖。据悉,这是我国学者首次获得这一奖项。

5月13日晚,在北京的英国驻华大使官邸,英国驻华大使欧威廉爵士亲自为张卫华颁发了Thomas Hawksley金奖,欧威廉大使称:“这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获得这个金质奖章!”据悉,为了表彰张卫华及其合作者在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中所获得的殊荣,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铁道分会还向张卫华及其合作者颁发了JF Alcock RIA纪念奖。

据介绍,Thomas Hawksley金奖是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最高奖,奖励当年度学会最佳原创论文,设立金奖一个。获奖论文是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从15本专业刊物中评选出来的最佳论文。该奖项自1914年开始颁发,原则上一年奖励一名,至2005年的91年中,有22年金奖空缺。先后有74人获得金奖,张卫华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

张卫华发表在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刊F专业期刊《Rail and Rapid Transit》上的论文“A study on dynamic behaviour of pantograph by suing hybrid simulation method”(“基于混合模拟方法的受电弓动态特性研究”),是应用他所提出的弓网系统混合模拟创新方法,进行了国内外4种受电弓的运行性能和动态参数测定与分析。2006年6月28日,张卫华接到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主席、帝国勋章获得者、皇家工程师Alec Osborn先生的信函,被告知他的这篇论文被评为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2005年最佳原创论文,获得Thomas Hawksley 金奖,其合作者梅桂明、吴学杰和陈良麒获得铜奖。

3、《金盾》副主编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

民族:汉族

北京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院政教系。历任《首都公安》编辑,《金盾》副主编。著有中篇小说集《警察生活录》(合作),报告文学集《爆炸事件》(合作)、《死亡不等式》(合作)、《警察和他们的女人》等。

4、陕西中医学院副教授男,1958年7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主任、副教授。中国针灸学会和陕西省炙学会会员,中国发明家协会会员和中德医学会会员,82年陕西中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历任科拿系教师先后担任《经络学》、《腧穴学》、《针灸学》授课任务,临床擅长治疗妇女癌前病的乳腺增生、劲椎病、腰腿痛症、男性性功能障碍。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小儿增智十二法》、《中国传统保健疗法荟翠》等三部著作。属主要完成者守成的"针刺治疗乳腺增生临床及其机理研究"获陕西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卫生部国家中获药管理局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针刺治疗高脂血症临床及 实验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二等成果奖;"针灸对小白鼠移植性乳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获陕西省中医管理局二等成果奖。在研项目两项。1993年荣获陕西省中医药优秀青年科技工作称号。

5、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女,1967年生,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热管技术,高效传热传质设备

教学工作:承担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及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讲授《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热管技术研究进展》、《热管技术》、《换热设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化工设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等8门课程。

科研工作:(1)高效传热传质设备:主要承担江苏省“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重点资金资助项目《高温高压绝热反应器》的研究,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压力容器分会资助项目《内压容器接管贴板结构》的研究,化工设备的开发设计研究及国产化设计横向课题等工作。(2)热管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开展金属汞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高温高压热管管壁渗氢研究等工作。(3)能源的综合利用及节能技术:主要进行热管空气预热器设计,热管蒸汽发生器系统设计研,废旧轮胎再生燃料(TDF)燃烧特性的研究,废轮胎胶粒流化特性的冷态试验研究等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