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状云

砧状云(anvil cloud)
砧状云是雷雨云的顶部冰晶结构,通常单体状,呈马骔状,极像打铁的铁砧而得名,雷雨过后多见。如果上升气流更强,浓积云云顶即可更向上伸展,云顶可伸展至-15℃以下的高空。于是云顶冻结为冰晶,出现丝缕结构,形成积雨云。积雨云顶部,在高空风的吹拂下,向水平方向展开成砧状,称为砧状云。在顺高空风的方向上,云砧能伸展很远,因而它的伸展方向,可作为判定积雨云的移动方向。积雨云的厚度很大,在中纬度地区为5000—8000m,在低纬度地区可达10000m以上。云中上升下沉气流的速度都很大,上升气流常可达20—30m/s,曾观测到60m/s的上升速度,下沉速度也有10—15m/s。云中湍流十分强烈。
云在形成的过程中,向大气层上方升腾。最终它遇到了一层冷空气---这里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分界线。这时,上升的云遇到阻力,向四周散开,形成砧状云。
这种云是一种砧状卷云。这时还不会出现强烈的暴风雨。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云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天气预报人员在他们的卫星监视器上会看到这种砧状云发展成为一种更加强烈的形式---雷暴。
当飞行员看到这种砧状云的时候一定要绕行,否则会把飞机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