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属
概述燕属(Hirundo)在动物分类学上是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鸟纲(Aves)、雀形目(Passeriformes)、燕科(Hirundinidae)的一属。世界有20种,中国有4种,其中以家燕(见图)和金腰燕等比较常见。
形态特征该属鸟类体小型,体长130~180毫米。翅尖长善飞,尾叉形。背羽大都辉蓝黑色,因此,古时把它叫做玄鸟。嘴短弱,嘴裂宽,为典型食虫鸟类的嘴型。脚短小而爪较强。
主要种类家燕
家燕前腰栗红色,后胸有不整齐横带,腹部乳白色。家燕一般在4~7月繁殖,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些青蒿叶。巢为皿状。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鸟出壳,亲鸟共同饲喂。雏鸟约20天出飞,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食物均为昆虫。家燕是典型的迁徙鸟。繁殖结束后,幼鸟仍跟随成鸟活动,并逐渐集成大群,在第一次寒潮到来前南迁越冬。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
金腰燕
金腰燕体形似家燕,但稍大些。体黑色,具有辉蓝色光泽,腰部栗黄,非常明显夺目,颊部棕色,下体棕白色,有细小黑纹,易与家燕相区别。尾甚长,为深凹形。习性亦与家燕相似,但大都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村落间。有时和家燕混飞在一起,飞行却不如家燕迅速,常常停翔在高空,鸣声较家燕稍响亮。巢多呈长颈瓶状,筑巢精巧,我国民间自古称之为巧燕。以昆虫为食。4~9月繁殖,用泥丸混以草茎筑瓶状巢于建筑物隐蔽处,每年可繁殖2次,每窝产卵4~6枚,卵近白色,具黑棕色斑点。卵的大小及重量与家燕相同。通常卵产齐后才孵卵,孵化期约17天,在巢期26~28天。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
洋斑燕
洋斑燕(Hirundo tahitica)体型略小。上体钢蓝色,前额栗色。与家燕的区别在下体污白,尾不如其长且无延长,无深蓝色胸带,体型略小,外观也不如家燕漂亮。通常成松散小群,独立在水上盘旋或低低滑翔。巢呈杯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下或桥下或探出的岩崖下。巢为边缘敞口型。分布于印度南部、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以及新几内亚岛及塔希提岛,常见留鸟于中国台湾岛、兰屿岛、火烧岛以及南海诸岛的开阔区域。多生活于岛屿或山脚坡地、草坪、也围绕树林附近有廊廓的平房、高大建筑物、工厂飞翔、栖息于空旷地区的树上。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斑腰燕
斑腰燕(Hirundo striolata)体长20厘米。胸具纵纹,腰红色,上体钢蓝色,下体污白而具黑色纵纹,尾深分叉。野外易与金腰燕混淆。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褐色。叫声:通常无声,但有时发出响亮的chew-chew声或震颤音schwirrr。生活习性上似其他燕,但更喜近耕作区的低地。成对或结小群活动,飞行时振翼较缓慢且比其他燕更喜高空翱翔。杯形巢由泥团黏附于屋檐或悬崖,有管道状入口。分布于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的菲律宾、爪哇、巴厘岛及小巽他群岛。在我国见于云南、台湾等地。一般常见于海拔1500米。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