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阿门
莱阿门layamon,早期中古英语诗人,传奇编年史《布鲁特》一书作者。
莱阿门的《布鲁特》(Brut, 约1200)是早期中古英语诗歌中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鸿篇巨制。它以韵文的形式讲述了有关不列颠民族的历史和传奇,其中包括许多有趣的典故,如不列颠民族的由来和各城市地名的来历,以及著名的文学故事出处等,全诗共含有16,095行头韵诗。 该诗仅有的两个手抄本全都藏于大英图书馆,它们的编号分别是MS. Cotton Caligula A ix和MS. Cotton Otho C xiii。
在中世纪一直有用韵文体来撰写历史的传统,而莱阿门的长诗,据他自己所说,是通过编译的方法写成的。他所依据的底本可以一直追溯到十二世纪早期的一部拉丁语作品,即蒙默思的杰弗里所著的《不列颠诸王纪》(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 这部拉丁语作品虽然主要是基于一些荒诞不经的传说和寓言,但却因为其作者想象驰骋,妙处横生,而成为后人撰写不列颠史的一个蓝本。1155年,一位名叫韦斯(Wace)的诺曼僧侣将蒙默思的杰弗里的书译成了一部法语长诗《布鲁特传奇》(Le roman de Brut)。在翻译过程中,韦斯还扩充了一些细节。例如他提到了亚瑟王宫廷里的圆桌,以及在仙女将受了致命伤的亚瑟王带到阿瓦隆之后,不列颠人仍然深信亚瑟王总有一天将从阿瓦隆回到不列颠。
我们对于英语《布鲁特》作者的生平几乎一无所知。作者只是在作品的开头这样介绍了自己:
有一位当地的教士名叫莱亚门;
他是利奥文诺思的儿子──愿上帝保佑他!
他住在阿雷利的一座美丽教堂里,
位于塞弗恩河畔,就在红岩的附近──
他在那儿研读弥撒书,好生快活。 (1-5)
接着他想到要讲述不列颠人的业绩和最早获得这片国土的人。于是他便走遍全国,挑选出三本最好的历史素材作为他写这本书的基础:首先是比德《英吉利教会史》的英译本,另一本是圣阿尔宾的拉丁语著作,最后是韦斯对于蒙默斯的杰弗里拉丁语著作《不列颠诸王纪》的盎格鲁-法语诗体译本。这第三本书实际上是他的主要创作素材:
莱亚门把这些书摊开在面前,并且翻动书页,
满心感激地凝视着它们──愿上帝对他仁慈!
他用手指夹住羽笔,用它在羊皮纸上写字,
摘录下他认为可靠的那些段落,
并把这三个文本压缩成一部完整的书。 (24-28)
要想在这里详细描述具有史诗般宏大规模的《布鲁特》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有选择地讲一些重要故事的梗概。莱亚门认为自己是在写一部不列颠历史,所以他首先介绍了不列颠民族的来历,并将它与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史诗主人公埃涅阿斯联系起来。后者的儿子阿斯卡尼俄斯和孙子西尔维厄斯曾分别统治了他所创建的国家。西尔维厄斯有一个私生子叫做布鲁特。在一次出猎中,父亲带着15岁的儿子来到森林里。当他们发现一群公鹿时,父亲迂回包抄,想把鹿群赶往儿子的方向。布鲁特搭满弓,一箭射出去之后,不料正中父亲的心口,使其当场毙命。布鲁特因此被流放以后来到希腊,在那儿他找到了同族已沦为奴隶的特洛伊人。他很快就以自己鲜明的个性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忠诚,成为他们的领袖和自由的希望。不久,特洛伊人起义,跟前来讨伐的希腊军队展开了游击战。布鲁特设下计谋,大败希腊军队,并活捉了国王本人。后者被迫将公主伊格娜根嫁给了布鲁特,并同时分给他三分之一的国土。但布鲁特拒绝接受这些国土,他决意带公主和特洛伊人离开希腊。女神狄安娜托梦告诉他,在法国的西面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叫做阿尔宾(Albion),并预言布鲁特的后代将在那儿繁衍腾达。布鲁特醒来后精神振奋,当即率船队出发,在经历了千辛万苦后终于到达了阿尔宾,他以自己的名字将这个地方重新命名为“不列颠”(Brutain),而他手下的特洛伊人从此后也被称作不列颠人(Brutons)。
当布鲁特到达时,这块土地称作阿尔宾 ;
而现在布鲁特决定它不该再沿用此名,
于是便想用自己的名字来为它命名:
他自己名为布鲁特,该地方便叫做“布鲁泰恩”;
而所有那些拥戴他为王的特洛伊人,
也因“布鲁泰恩”这地名而被称作“布鲁顿人”。
这名称至今犹存,在一些地方仍在使用。
布鲁特给他的最佳勇士科林诺斯
赏赐了一块土地,以后者的名字命名:
因其主人是科林诺斯,所以这地名为“科林尼” ,
后来随着那儿居民所使用语言的变化,
人们称这地方为“康沃尔”(这真有点荒唐)。
特洛伊人原来的语言后也改称为“布鲁顿语”,
但自从格蒙特到来以后,英吉利人改变了它,
格蒙特赶走了布立吞人,他的部下是撒克逊人;
还有来自阿尔迈恩一角,并以其命名的盎格鲁人,
从盎格鲁人又演变到英吉利人和“英格兰” .
后来英吉利人征服了布立吞人,将其沦为奴隶,
后者从此再也没能翻身,或具有发言权。 (975-993)
莱亚门想写历史这一事实也许正是造成作品中大部分缺点的原因。诗中罗列了众多不知名的不列颠国王,以及重复描写了各种入侵和打仗,就连生花妙笔也难避免由此造成的单调乏味。但诗人却能以生动的细节描写将很多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并且首次用英语成功地叙述了英国文学中一些最伟大的故事:如李尔王与考狄利娅、高布达克,以及亚瑟王的辉煌战绩及其圆桌骑士。
李尔王的故事在《布鲁特》中已经相当完整。李尔王的父亲是创建巴斯城的布莱都德,他本人也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莱斯特城(Leicester)。
布莱达德只有一个儿子:他名叫李尔。
在父王去世以后,他执掌了这块著名的国土
整整一生,他的统治持续了六十个年头。
他以卓著的技能建造了一个宏伟的城市,
并将该城市以自己的名字来进行命名:
它被称做李尔之城(因为国王特别喜欢它),
用我们现在的语言它被称做“莱斯特” ;
很久以前它曾是个非常雄伟壮观的城市,
但后来由于发生了许多悲惨绝伦的故事,
所以城市也因为其居民的死亡而遭到毁灭。 (1450-1459)
他统治不列颠六十年之后,决定将国家分给三个女儿:高纳里尔、里根和考狄利娅。两位大女儿靠甜言蜜语赢得了父王的欢心,而小女儿的直言不讳使李尔王大怒,并因此失去了继承权,后被法王娶走。高纳里尔和里根分别嫁给了苏格兰王和康沃尔公爵。失去王位的李尔在分别受到两位大女儿的虐待之后,不堪忍受,便带着一位贴身仆人渡海来到法国。李尔独自躲在野外,让仆人先进宫去探考狄利娅的口风。后者得知真相以后深感震惊,她给了仆人一百镑银币和一匹好马,嘱咐他先将李尔隐蔽起来,好生招待。等四十天以后再公开宣布李尔王渡海前来巡视法国领地,届时她与法王将举行盛大仪式来欢迎他。四十天后李尔带着四十名武士来到王宫时,考狄利娅装出自己刚听说消息的样子。法王派人宣示全国,把自己隶属于李尔王的王权之下。李尔在法国住到年底之后,想回不列颠。法王便借给他500艘军舰的兵力,并让考狄利娅陪伴他回国。李尔王召集了所有的朋友,一举击败敌人,赢回了所有国土,并把它赠给了考狄利娅。他在不列颠住了三年以后,无疾而终。考狄利娅在不列颠统治了五年,这时法王在渡海来不列颠时不幸淹死。听到这个消息后,苏格兰王和康沃尔公爵密谋叛乱,并由他们的儿子摩根和库尼达吉乌斯统率大军卷土重来。考狄利娅落入叛军之手,被迫自刎。但叛军内部很快又起内讧,摩根战败被杀,库尼达吉乌斯统治了不列颠35年。
高布达克(Gorbodiagus)是英国首部悲剧的题材。高布达克本人是一位好国王,曾统治了不列颠五年。他的两个儿子费鲁斯(Fereus)和珀鲁斯(Poreus)相互勾心斗角。费鲁斯在听说珀鲁斯要谋害他的消息以后,便逃往法国寻求庇护,并在那儿借了一支大军侵犯英国。珀鲁斯引兵迎战,费鲁斯死于混战。他们的母亲尤登悲痛欲绝,立誓要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她派六位女子持刀在深夜刺死了珀鲁斯, 而且亲自割断儿子的喉咙,并残忍地将他的手脚都割了下来。
随后全国各地的人民都私下议论纷纷,
盛传尤登王后如何杀死了自己亲生的儿子,
以及在王国中已随处可见的悲伤。
当时费鲁斯已殒命,珀鲁斯也已暴亡,
而母后则被剥夺了对王国的统治权。
因王族中无人可执掌统治王国的大权,
既无女流,又无男儿,只剩下伤心的尤登;
但愤怒的民众会聚在一起,把她扔进了海里。
于是王国出现内乱,全国各地烽烟四起;
人民因烧杀劫掠而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抢劫蔚然成风,即使对方是自己的兄弟。
国家动荡不安,而对弱者则意味着灾难;
到处都是饥饿和仇恨,以及最深重的伤害,
死于非命者难以计数,只有少数人得以幸存。 (2005-2018)
莱阿门跟韦斯一样,给了亚瑟王的故事以大量的篇幅。整个故事框架在其作品中已经相当完整, 王后圭纳维尔、高文爵士和莫德雷等主要人物都已经出现。莱阿门的情节跟韦斯的原作大致相同,但又添加了许多新的细节描写。尤其是作品中大多数奇异的传奇因素都是莱阿门自己加上去的。在这些新增加的细节中已经有亚瑟王诞生时出现的精灵,圆桌的奇异特质,亚瑟王预示莫德雷特阴谋的梦幻,以及亚瑟王最终受致命伤,不得不前往阿瓦隆寻求治疗时的那种魔力和神秘色彩:
亚瑟王受了致命伤,奄奄一息;
手下一名同族的年轻人来到他身旁,
他是康沃尔伯爵卡多尔的儿子,
名叫康斯坦丁,是国王的亲随。
亚瑟王躺在地上注视着他,
悲伤地说出了下面这段话:
“你好,康斯坦丁,卡多尔的儿子。
我现在把整个的王国托付给你,
你要毕生尽心尽力地保护不列颠人,
并保持我以前为他们制定的所有法律,
以及在厄塞 统治时期的所有好法律。
我将要前往阿瓦隆去找美丽的仙女,
去找阿甘特这位最美丽的仙后,
她定会为我抚平我身上的每一个伤疤,
用她的灵丹仙药治愈我的伤口。
此后我将会重新回到我的王国,
跟所有不列颠人共享我的余年。”
就在他说话时,从海上乘风破浪
驶来了一艘小船,由海浪推动着它。
船上有两个穿着盛装的妙龄仙女,
她们马上就把亚瑟王抬到了船上,
轻轻地放下,然后载着他飘然而去。 (14266-14287)
正是因为有了这如此动人的描写,许多不列颠人至今仍相信亚瑟王还活着,在阿瓦隆跟仙女们住在一起,并翘首盼望着他能早日归来。
亚瑟王的性格在作品中也经历了一些变化。韦斯的描述较为模糊,亚瑟王像是一位诺曼国王和漂泊的骑士。在莱阿门笔下,他已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和鲜明人格的形象,而且他具备了许多他所拼死厮杀的那个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特征。例如诗中对亚瑟王在决战前整装上阵的细节描写就使人联想到古英语史诗中贝奥武甫整装待发的情景:
接着他披上了用铜丝编织而成的盔甲,
它显示出一位精灵般铁匠的高超手艺:
它被称作威加,出自威塔吉之手。
他用钢制胫甲护住了自己的双腿;
在腰间他挂上宝刀卡利伯恩,
这是在阿瓦隆用魔术制作而成的。
他戴着高耸的头盔,用好钢锻成,
上面还饰有许多镶金的珠宝。
它原属于显贵的国王厄塞──
被称作戈斯惠特,与众截然不同。
他在肩头扛上了一个珍贵的盾牌,
它在不列颠被称作普里德温,
盾牌上面有用赤金镂刻的图案,
那是一幅最珍贵的圣母肖像。
他手里握着一支长矛,称作罗恩。 (10543-10557)
《布鲁特》的题材决定了诗中有许多鏖战的场景,而莱阿门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他运用鲜明的细节描写来避免传统作品中的单调乏味。韦斯原作中泛泛而谈的战斗场面在莱阿门的诗中因一招一式的细致刻划而显得有声有色。后者的视觉想象和对戏剧性场面的敏感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下面这个精彩的片断中,亚瑟王想象自己的劲敌巴德尔夫正站在河边的小山上,俯瞰其全军覆没的可怕情景:
此刻他站在小山上,遥望着亚芬河,
看到在河流中游戈着众多铁鱼,
鱼身上还系着佩剑。它们游姿笨拙,
鱼鳞闪烁,就像是镶有黄金铠甲的盾牌,
它们的鱼脊飘浮在水面上,像是战矛。 (10639-10643)
诗中的“铁鱼”这个意象,由于鱼鳞与“镶有黄金铠甲的盾牌”,以及鱼脊与战矛之间内在和富有表现力的类比而显得格外醒目。它以熟悉的传统意象和特有的表现手法,分别与古英语诗歌《出埃及记》的水中闪光盾牌和弥尔顿《失乐园》卷首堕落天使们“飘浮的尸体”遥相呼应,在两者之间架起了桥梁。
《布鲁特》无疑是中古英语诗歌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就其精神、词汇和音律来说,它是古英语头韵体诗歌的延续。但莱阿门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当时法语浪漫传奇的影响。他笔下的传奇人物形象尽管跟尚武粗犷的日耳曼英雄有直接关联,但已经显示出法国优雅骑士文学的影响。虽然该诗的长度令人沮丧,而且作品中的精彩部分在整个作品中分布很不均匀。可是在这些段落中富有诗意的想象使得《布鲁特》还是成为了中古英语诗歌中一部不朽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