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曼贾

擦奏弦鸣乐器。流行于西亚阿拉伯地区及伊朗、土耳
其等国,起源于伊朗北部的库尔德斯坦。卡曼贾琴头呈
塔尖形,长颈,共鸣体用椰子壳或木制成,琴面蒙皮膜;
琴体下有一长钉或琴脚,用以支持琴体。一般有两根琴
弦,在西南亚则有3~4根弦,按五度定弦。流行于克什
米尔和土耳其的卡曼贾还常带有一组共鸣弦,与主奏弦
成八度、五度关系。演奏者把琴置于膝上,持弓的姿势
与中国二胡相似,弓在弦外,演奏时琴身可自由旋转,以
适应弓对弦之间的角度变换。
流行于中国西藏地区的卡曼贾称根卡。据考,约300
年前以贡品传入西藏,其形制、奏法与新疆地区流行的
艾捷克相似。20世纪60年代,中国音乐工作者对根卡进
行改革,制成3弦的中音根卡和4弦的高音根卡。共鸣箱
为半球形,用羊皮蒙面。琴头和琴杆成直线,琴头上雕塔
式装饰。弦轴与小提琴弦轴相同。琴杆正面为指板,用
小提琴弦。3弦根卡定弦为:e1、b1、e2;4弦根卡为g、d1、
a1、e2。可奏双弦、三音或四音和弦、拨弦、跳弓、顿弓
等技巧。用于独奏、齐奏及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