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

1、沈阳高压开关厂工程师李锦,1944年9月出生。汉族。大学文化。1968年9月由哈尔滨电工学院毕业到沈阳高压开关厂工作,先后担任设计处主管设计员、设计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第二届沈阳市优秀专家。
30年来,他一直从事高压开关的新产品开发和研制工作,为公司新产品迅速推向市场、创造利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主要领导开发了以下产品:LW5-10型柱上六氟化硫断路器,该产品于1985年通过部级鉴定,荣获沈阳市优秀新产品奖,对推进我国电网改造起到积极作用。LW12-220型六氟化硫罐式断路器,于1991年通过部级鉴定,先后荣获沈阳市优秀新产品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累计销售112台,创产值1亿多元。Zf6-110型门氟化硫封闭组合电器,于1993年通过部级鉴定,先后获得辽宁省优秀新产品奖、机械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李锦同志1996年获沈阳市政府特别奖,同年被授予沈阳市职工主人翁楷模称号。1998年被评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授予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
2、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李锦,女,1965年生。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8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3年开始从事民族研究,主要从事民族地区发展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参加各种课题50多项,执笔完成了200多万字的科研成果。独立完成著作2部,合作完成著作12部,发表论文近50篇,完成调研报告20多个。获得了省部级奖励10项,分别是: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四川省“五个一”工程优秀成果奖一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二项,优秀奖一项。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还获得省委民族工委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项。
被聘为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在西南民族大学担任研究生教学工作。
担任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中国西南民族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民族研究会秘书长、四川省历史学会理事、成都市社会学会副会长。
3、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锦(?—1650)男,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本名过,一名双喜,别号一只虎。李自成侄。在大顺军中以骁勇善战有名。永昌二年(1645 年)自成牺牲后,他与高一功等联明抗清,改名赤心,所部号为“忠贞营”。率部转战两湖、广西等地,后在庆远(今广西宜山东)病死。义子来亨代领其众,继续斗争。(整理:哈工大(威海)李锦雯)
4、新华社高级记者【图片】李锦,男,1952年7月出生,江苏省射阳人,新华社高级记者。曾任新华社山东分社副社长、党组副书记。山东大学

教授、硕士生导师。
曾就读于中央党校与中国新闻学院。从1978年来,从事农村调查30年,被誉为“庄户人家的好记者”。来自基层的调查曾得到36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或赞扬。邓小平对其有“你有发言权”的评价。依靠自己发现和推出的“万元户现象”、“九间棚精神”、“双星道路”、“兴福现象”、“大明资本经营理论”、与西藏“甲曰经验”等,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理论上涉足经济、科社、党建与民俗等领域,曾获得1998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新闻作品获得国家、新华社100多个奖项。出版的著作有《大转折的瞬间》、《马克思主义的新发现》与《盐阜家谱》等11部。
5、历史人物云德同光人,其父光绪二十八年进士,累补知府。少爱读书,五经传记通习。年一十六岁经省学。时民国早初,鲜学新学,锦独偏爱之,复五年自费旅日,与时风流交好,俱少年壮志,情怀激烈,少孙文八岁,以兄长之。民国八年,锦二十又三,归国投志,累任宁波副使,台州副使,时军阀自用,府吏横行,锦常悯其百姓,多犯众怒,因与孙文有旧,莫敢有害。
及孙文未尽功业而先垂青史,锦悲号曰:“国之失此栋梁,鄢得明日?”遂去职,专务实业,不期年,沉稳有谋开工厂三处,佣工四千余人。其所雇佣皆四海流民,锦常亲临其处,每有慨曰:“国之如此,民何以生?”谓其助理:“若工,皆日增三文以糊口。”人皆谓有德。
民国十六年,锦父辞世,还乡奔丧,念家乡地主苦其乡民,愤不能已,变卖家中字画七幅,具其至爱,得银一十五万两,补多年之所积二十万两,并其县张、赵、刘、李四家之田六万亩,租与乡民,十石取一,民皆戴其得,锦父下葬之日,四下之民莫不拥道,锦具款之。民既安乐,百里之内,无为盗贼者,落草之属息还其乡,锦常勉之,县邑大治。
锦有三子,志国,志民,志强,少皆修武习功,读文识字,锦谓其曰:“子,无忘其天下,无忘其民,至孝也矣。”皆谨遵从之。
公元1934年,志国赴美;公元1937年,志民赴德;志强尚少,与其时激进人物交好,锦不屑,谓之曰:“此所谓爱国也欤?祸乱,无不害民,,若属不可以治国。”强无语。越明年,志国归,任中央要员,锦数修书训之“务以民为本计,策计皆为民谋”凡此数言,国谨遵从之。当时国难当头,举家迁往重庆,次年九月,民归国,鲜有作为,常于当时校将人物交游,锦持棒入门,笞之曰:“诲汝何识?苟求功名,辱没祖宗!”民三月不敢还家,适汪伪投敌,协去之,锦大骂不止,义绝父子。人皆谓之大义。
及日寇兵败,光荣复国,志国常告父曰:“国之虽复,吏益横行,吾恐民将不附矣。”父子常常悲恸。其时,志强已秘入红军,家人不知,及双方开战,兄弟以书信互劝,皆不动其衷。锦亦不定夺,谓国日忠。谓民日时。及蒋赴台,父子不见。锦因家故,数糟谴难,强为明正,亦不清楚。
锦年八十将正,举国祸乱,当时名杰多死,志士鲜存。锦怒骂:“X贼乱纲,祸国殃民。”时暴乱之民已失心智,锦竟迫害至死。卒年八十将正。
吁噫,野家杂叹:自古训日祸自口出。然稍具良心,怎可缄口。公爱国之心,几人能详,且公不避时政,难得昭雪,余为野传,且为公百代之后正名之凭据。噫吁兮,一片丹心,却为(喂)了良(狼)民,天理?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