碲化氢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1-1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碲化氢TeH2

1.别名·英文名

氢化碲;Hydrogen telluride、Tellurium hydride.

2.用途

氧化、外延生长、发生气体、扩散、离子注入。

3.制法

(1)稀盐酸作用于镁或铝的碲化物。

A12Te3+6HCl→3H2Te+2AlCl3

(2)六价碲的硫酸溶液电解。

4.理化性质

分子量: 129.61

熔点(101.325kPa): -49℃

沸点(101.325kPa): -2℃

液体密度(-2℃,101.325kpa): 2650 kg/m3

气体密度: 6.234kg/m3

相对密度(气体,空气=1):4.5

临界温度: 200℃

比热容(气体,25℃): Cp=274.65J/(kg·K)

气化热(101.325kPa,-1.3℃): 148.2 kJ/kg

气液容积比(15℃,100kPa):489L/L

蒸气压(-40℃): 18.0kPa

(-10℃): 71kPa

(20℃): 221kPa

碲化氢在常温常压下为具有类似砷化氢的不愉快大蒜臭的无色有毒气体。冷凝时可转变为绿黄色液体。非常不稳定,在室温就能分解。暗处在0℃以下的低温下也自然分解而析出碲。光和湿气能促进其分解,遇湿空气立刻就分解,并燃烧发出青白色火焰。空气中可燃。是强还原剂。与氯和盐酸激烈反应生成碲和氯化物。生成的碲也立刻变成氯化物。能使溴和碘的水溶液脱色。自催化性强。一旦分解形成金属覆盖膜,就会急速分解,因此,配管等材料的表面必须光滑。水中比较容易溶解,但是一旦通空气就会立刻析出碲。水溶液具有酸性,使石蕊试纸变红。

5.毒性

最高容许浓度:0.1mg/m3(以Te计)

碲化氢靠空气中的水分变成氢氧化物后对皮肤、眼、上呼吸道及支气管产生刺激作用。吸入后引起肺水肿,也对神经系统有影响。吸入后一般出现头痛、不适、呕吐、意识不清、呼吸困难、支气管炎、肺水肿等症状。从TeH2分解出来的碲能使鼻孔呈暗褐色着色。

因为碲化氢迅速水解,其毒性可能比硫化氢、硒化氢弱。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