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耕
晨耕(1923-)原名陈宝锷。河北完县人。七岁就在地方民间乐队吹奏竹笛和演奏打击乐器。1937年参加八路军,后调部队文工团,曾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音乐系学习。1949年任开国大典军乐队指挥。后任战友歌舞团的领导和艺术指导,同时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作有五百多件音乐作品,主要有歌曲《两个小伙一般高》、《我和班长》、《歌唱光荣的八大员》,军乐曲《骑兵进行曲》,电影音乐《槐树庄》、《桂林山水》以及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音乐(集体创作)等。并和唐诃、生茂、遇秋等长期合作,参加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的创作。他在一、二、三届全军文艺会演中均获优秀作品奖,歌曲《忆战友》、《百灵鸟你往哪儿飞》分别获新中国成立三十周年文艺会演一等获和二等奖。1961年,他作为中国音乐家的代表之一,出席了第十六届布拉格之春国际音乐节。
《长征组歌》,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题为《长征》,又题《红军不怕远征难》,完成于1965年。同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在首都纪念“八一”建军节的音乐会上隆重公演,受到各界的好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长征组歌》共分十段:
1《告别》(混声合唱)
2《突破封锁线》(二部合唱与轮唱)
3《遵义会议放光辉》(女声二重唱、女声伴唱与混声合唱)
4《四渡赤水出奇兵》(领唱与合唱)
5《飞越大渡河》(混声合唱)
6《过雪山草地》(男高音领唱与合唱)
7《到吴起镇》(齐唱与二部合唱)
9《报喜》(领唱与合唱)
10《大会师》(混声合唱)
1966年,战友歌舞团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苏联、日本等国时,曾演出《长征组歌》的全曲或选段。197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冲破“四人帮”重重阻挠,再次在京举行了盛大演出,并摄成彩色艺术纪录片。在国内,其普及之广,影响之大,是我国大合唱史上所罕见的。1976年,在音乐家草田、于粼先生的支持和指挥下,香港也多次演出了这一作品,受到港澳同胞的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