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成
孟天成(1882~1966)字学孔。6月18日出生于台湾省台南县。1908年毕业于台湾总督府医学专科学校,留校任助教、讲师。1910年,任日本赤十字会台湾支部医院、台北医院医务嘱托。1911年到大连,先后在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大连医院、大连小岗子(今西岗区宏济善堂)病院执医,任日本赤十字会大连救护所所长。后到南满医学堂学习,1916年毕业。
1917年,孟天成由友好人士资助,在小岗子(今东关街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旧址)筹资创建了博爱医院,任院长兼外科医师。1932年,在奥町(今中山区民生街)建立了1000平方米40张床位的分院。1934年,在宏济街扩建了博爱医院新馆,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设置床位400张。1939年至1942年,先后购买了3处住宅,解决医院职工住宿问题。1942年,又在甘井子建1000平方米60张床位的分院(今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原住院部)。当时的博爱医院和分院,总共有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500张床位,医疗设备仪器比较齐全、先进,是大连市规模最大的一所私营医院。孟天成在执医期间刻苦钻研医术。早在1922年,从末梢血液与脾大的鼠蹊淋巴腺发现黑热病小体(杜氏利什曼)。1934年,用脾脏穿刺术又发现了12例黑热病人。为弄清黑热病在辽南地区流行状况,深入盖平、熊岳、复县(今瓦房店市)、周水子等地,步行查访了81个边远村落,发现101名黑热病小儿患者,搞清了黑热病流行地域和发病原因。1934年至1936年,撰写了10余篇关于黑热病的论著,发表在《满洲医学杂志》和《日本病理杂志》上,以此于1937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解放初期,1946年5月,孟天成与妻日冲希娜(日藉)在《人民呼声》报声明,将其医院全部房地产、仪器、药品、资料和技术,自愿无偿献给大连公安总局和大连人民。6月,博爱医院正式改名为大连市公安总局医院,孟任院长。1954年,医院移交大连市卫生局,孟调到中国人民解放军215医院任院长。
孟天成一生热爱医学,刻苦钻研,医德高尚,不畏权贵,热情为患者服务。对病人不分贫富,同等相待,经常减免费为穷苦百姓手术和治疗。一生约为4万多患者解除了疾病痛苦。当孟看到旧法接生给许多妇女带来诸多痛苦和疾病时,就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新法接生,多次举办助产学习班,为大连以至东北和山东等地培养了数百名助产士。孟为大连人民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6年5月24日,孟天成病逝于大连,终年84岁。